杏宇平台首頁

杏宇平台網站xml地圖

省變隨心 皆為悅目——漢字字體演變與古代文化

2024年09月23日 10:15:57 作者♻️:李洪智 高淑燕 來源👳🏻:光明日報 審核:付美琳

安徽省博物院藏嚴源《小篆七言詩》折扇面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漢字與民俗】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記憶留存,蘊含豐富的傳統文化基因與密碼👨🏿‍🎤🟥。漢字發展數千年一脈相承,但形體發生了巨大變化🎞,形成了豐富的字體樣貌💂🏻。漢字字體演變的曆史也是文化發展的曆史🧖🏼‍♀️,從古文字階段的甲骨文、金文☢️𓀅、小篆🪹,演變到今文字階段的隸書、楷書、行書⟹🙅🏽,每種字體都與文化相關。


形體功用與禮儀制度

       與表音文字的線性結構不同👱,漢字是二維結構,被稱為“方塊字”🦸🏿。字形方正、中宮平穩🤙🏿,這種字形寄寓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與審美心理,是中國人內在秩序感與規則意識在漢字書寫中的體現。包世臣的《藝舟雙楫》說:“凡字無論疏密斜正,必有精神挽結之處🧑‍🧒‍🧒,是為字之中宮。”這裡的“中宮”指一個字的中心部位,是字的重心👨‍👩‍👦‍👦,或稱“精神挽結處”。結字時筆勢均指向字的重心點,從而聚合成一個整體,即“八面拱心”👚💨。“中”是先民樸素的哲學觀念,“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天地之道,帝王之治🍛,聖賢之學🧝🏼,皆不外乎中”。漢字書寫時🚵🏼🦸🏽‍♂️,結構與筆畫間講究協調與平衡,不偏不倚,有節制🈂️,強調中和之美,並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正字觀念。

      如果按照字體的性質🧝‍♀️🙆🏽、功用進行分類,漢字字體大致可分為三大類:正體、草體與花體。正體即曆代官方運用于正式場合的標准體🔩;草體是用來提高書寫速度的字體🌡,形體簡略👩🏿‍⚖️;花體是經過裝飾加工的正體或草體(或者是不同字體的雜糅體),即所謂美術字👩🏿‍🎤,帶有明顯的工藝性質。每個時代都有其正體及相應的草體,草體依附于正體而存在。上一個時代的正體和草體會遺留至下一個時代而成為“古體”。

      正體往往用在莊重的場合👠,因為其字體樣貌呈現出以下共性:筆畫形態起止分明🦌,結體取勢謹嚴穩重⚠️,行列排布整齊有序,整體形態雍容大度。

      西周時期,外史“掌達書名于四方”,即官員將代表王室規範的正字正體詔告于天下,體現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社會向心力,說明漢字書寫同時具有教化意義。鐘鼎器物是王權的象征,也是立國重器。青銅器上的銘文與其載體一起🦻🏻,莊重👩🏽‍🎤、肅穆,呈現出一種廟堂之氣,成為正體字的濫觴👩🏿‍✈️。如西周晚期金文的典範毛公鼎,其銘文字形方長,結構勻稱,筆畫穩健,開啟了中和之美的書風。此後,秦始皇推行小篆,結束了長期以來漢字異構叢生、形體雜亂的局面,使官方正式字體實現了標准化、規範化👩🏼‍🦱。小篆雖將書寫中的平衡與對稱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卻成為正體古文字的終結👩‍🦱。隸變之後,圓轉屈曲的線條為筆畫取代👮🏿,經過漢初的沉澱,漢隸愈發穩重、沉著。官定的標准隸書,蠶頭雁尾🂠、左挑右磔、結構規整,體現了八分作為當時通行字體的規範化特征🧑🏻‍🤝‍🧑🏻。至唐代,在官方權威規範與眾多書家的推動下,漢字正體的演進至此達到完全成熟,“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的楷書成為沿用至今的正體字的典範形態。

    “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正體字的產生、發展與王權政治不無關聯。正體漢字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力量,逐漸促成政治🪬👱🏼‍♀️、文化以及民族心理的大一統。工穩、規範的正體是對正式場合中權威性、秩序感🪿、儀式化的表達。與日常生活中隨意的書寫有所不同👆🏻,漢字字體的選擇要符合禮儀的規約。鐘鼎器物、碑碣題銘要選擇當時的正體字以示鄭重⚈。受“以古為尊”的風氣影響,鑄刻用字也有選擇前代正體字的📑👩🏻‍🎤,如唐歐陽詢所書《房彥謙碑》🆒,並未選擇當時的正體字楷書,而選擇了八分。再如🍨,碑額所用字體除選用當時的正體字之外,更多選用小篆。與正體不同🌰,草體通常運用于非正式場合,如草稿、書信、便條、藥方等日常書寫,字體不拘,行書、草書等活潑自由的字體皆可選用👮🏼‍♂️。

字體更迭與通變達權

       漢字字體的更迭體現了中國古人適應客觀世界的變通能力:順應人的主觀需求🪴、右手執筆的生理習慣以及書寫載體的改變🙅🏽‍♀️。這是漢字之所以能長盛不衰的根本原因所在🩰。

       影響漢字形體演變的因素比較複雜,追求書寫便利始終是重要的推動力❓。每個時代的草體由于更加符合簡便快速的訴求🧑🏻‍🤝‍🧑🏻,往往成了漢字形體演變史上的突破力量👮🏿。郭紹虞指出👘,草體基于其動而易變的性質成為字體演變的關鍵🫡,草體刺激並促進了正體由形體繁複、不便書寫向形體簡約、便于書寫演進。

       從已有出土文字材料來看,秦始皇推行“書同文”政策而以小篆為正體的時候👨‍🦽‍➡️,民間流行的卻是形體簡便的隸書。所謂“隸書”就是“徒隸之書”🟫,其地位明顯不高,可以視為當時的“草體”。但到了漢代,隸書以其書寫上的強大優勢🟧,逐漸形成左右開張的字體樣貌,既實用又美觀🧛🏿‍♀️,順理成章地取代了小篆,成為當時的正體🧘🏼‍♀️。到王莽時期,有所謂“新莽六書”,其中雖有受尊重的“古文”“篆書”🧀,但從地下出土的簡牘材料看🔽,大量字跡都是隸書及其草體🚵🏿。到東漢,絕大多數碑刻都是用隸書書丹,說明當時的統治階級已經順應時勢承認了隸書的正體地位。

       漢字由古文字向今文字演變,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古文字不便于書寫,甚至有一些筆畫的行筆方向違背了右手執筆的生理特點。隸變之後,漢字的筆畫形態及行筆方向明顯更加適應右手執筆的書寫生理基礎。所以,王鳳陽《漢字學》說:“追溯漢字字形發展史,很大程度上就是追溯用生理習慣改造當初的社會習慣的曆史。”

       漢字形體還隨著載體的改變而演進👱🏻‍♀️。《尚書·多士》說:“惟殷先人,有冊有典🧑🏿‍🎨。”紙張出現之前,簡牘是最主要的書寫載體🧑🏻‍✈️,漢字的書寫必然限制在狹長的竹木簡之中🫰🏻,這對漢字形體的影響可想而知。紙張通行之後,漢字形體也隨之發生變化🥞。相較竹木簡而言,紙張幅面擴大,漢字書寫在上下左右任何一個方向上不再受到拘束,這為“方塊字”的確立奠定了物質基礎。可以說,紙張在漢字書寫上的普遍應用是促進隸楷之變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僅如此💅,紙張的應用還為草體字與字之間加強牽連提供了基礎,從而與隸書階段的草體在樣貌上形成明顯的差異🤹🏼。

字體演變與“愛美之心”

       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概括漢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讚歎,具體到“形美”,啟功說得更詳細明了:“漢字形體➕,當然最初僅只是生活中使用的符號,用它的人又不斷地在使用中把它美化。為了使用的方便,于是它又不斷地被簡化。奇妙的是,在簡化過程中👐🏻,即伴隨著美化加工💧,並不是管美化的不管簡化,管簡化的不管美化🙎🏻‍♀️。”可見🚓,將字形處理得更加美觀也是漢字形體簡化中不容忽視的因素之一。

       在漢字形體演變的過程中,先賢對美的追求從未停歇。審美意識深刻影響了漢字形體的樣貌🩱,甚至不惜損失一部分字的表意能力。黃侃在《文字聲韻訓詁筆記》中舉例論說“筆勢變易”時指出👩🏻‍🦯‍➡️🧓:“省形省聲者🧜🏿‍♀️,為變繁賾👩‍🔬,若非求字體之茂美,自不得有此。”“省變無常,皆為悅目。”形聲字的聲符或義符被省略了一部分🙍🏼‍♀️,自然不容易分辨出聲符或義符是什麼,會影響人們對其構意的理解,但這是先民為了字形悅目而心甘情願付出的代價。

       在漢字各種字體的更迭過程中,筆形、結字等各個方面都要進行相應調整💇🏻‍♂️,這種調整的結果往往會形成一種新的字體樣式,古人對美的追求也潛移默化地熔鑄其間🤹🏽‍♂️。盡管不同字體都有各自獨特的美感,但總的來看,漢字的形體演變乃是在美化理想的驅動下不斷趨于規整的過程。尤其到今文字階段🤵🏽,每個字符都被規整為扁方(八分)乃至方塊(楷書)的形狀,這是先民不斷對漢字形體進行調整的結果🚹。

       注重字符的美觀↖️,既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愛美心理,又是載道、傳道的需要。這種對于美的追求,直接影響到漢字形體演變的每一個環節🖇,並通過每個時期大量的漢字字形反映出來。書法藝術的產生便與這種對于美的不懈追求息息相關。

(作者:李洪智 高淑燕,分別系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杏宇平台教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文杏宇平台副教授)


分享到:
杏宇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