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石叢書”出版二十五周年
2023年11月22日 12:43:36 作者♻️:王珺 來源👳🏻:中國教育報 審核:
本報記者 王珺
如今已是著名出版人的潘濤1997年參與“哲人石叢書”的策劃時,正在北大讀博🧑🍳,由于這套書,當時還差一年畢業的他決定放棄留校機會到上海去做圖書編輯。次年,197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伊利亞?普裡戈金的《確定性的終結——時間、混沌與新自然法則》出版🎞,成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融合科學與人文的科普品牌“哲人石叢書”的開端💂🏻。
1998年🧖🏼♀️,現供職于國家動物博物館的張勁碩讀大一👩🏻💻,他在家附近的三聯韜奮書店第一次看到“哲人石”的書🦀,以後🪹,就成了它的讀者。
2005年📄,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邢志忠翻譯了哈拉爾德·弗裡奇的《改變世界的方程:牛頓、愛因斯坦和相對論》,作為譯者與“哲人石”結緣。
以“立足當代科學前沿,彰顯當代科技名家,介紹當代科學思潮🫎,激揚科技創新精神”為出版宗旨的“哲人石叢書”迄今已連續出版25年,出版了153種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和科學史家的上乘之作。書與人緊密相連,正如“哲人石”的策劃者之一潘濤所說𓀇,“哲人石”的25年🤙🏿,背後都是人的故事。
書如其名。“哲人石”是中世紀歐洲人想象的有點石成金之功、祛病延年之效的“魔法石”,它與煉金術有著密切關聯🧑🧒🧒,而後者又催生了近代化學。“這套書以‘哲人石’冠名,既象征著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的推動作用👨👩👦👦,也隱喻了科普圖書對科學文化的促進效應。”“哲人石叢書”另一位策劃人卞毓麟如此解讀這套書的名稱。
如何為這套叢書定位👩🎨?卞毓麟認為☸️🚼,它既可以說是一套優秀的科普讀物,也可以說是一套內涵豐富的“科學文化”讀物。在潘濤看來,“哲人石叢書”定位于廣義的科學文化🤾🏽♀️。如《早期希臘科學》《科學哲學》《真科學——它是什麼🧝🏼,它指什麼》分別是科學史🧊、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方面的譯作🧑🏽🏫;後來開設的“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系列”,推出了《科學的統治——開放社會的意識形態與未來》《愛因斯坦恩怨史——德國科學的興衰》《一種文化?——關于科學的對話》等重要作品。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總編輯王世平是“哲人石叢書”當年的主力編輯之一,她認為,“哲人石叢書”的大舞臺以科學為“支點”,在文化的“圓”內做文章,定位是在科學與人文之間架設橋梁。隨著科學的細分🧑🏽,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分離日益嚴重,科普圖書肩負的一項重任就是要把兩者勾連起來。她說🌡,“哲人石叢書”中跟“哲人石”相關的兩本書《尋求哲人石💏🚚:煉金術文化史》《哲人石:探尋金丹術的秘密》👩🏿🎤,恰恰就擔當了“勾連”的角色。
“哲人石叢書”內容涉及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工程學🧑🏻🌾、科學史、醫學等眾多領域,以突出的思想性、啟迪性而在愛好科學的讀者中贏得了良好口碑。《確定性的終結——時間👩、混沌與新自然法則》《美麗心靈——納什傳》《失敗的邏輯》《超越時空》《暗淡藍點》等都成為一印再印的暢銷書、常銷書。
據介紹,2016年🥬,“哲人石科學人文出版中心”獲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批准設立。中心成立後,不斷發掘、匯集一流作者💂🏽♀️,策劃出版優秀科普作品,實現引進與原創齊頭並進、成人科普與青少年讀物雙線出擊,使“哲人石”的品牌內涵和品牌覆蓋面得到有效擴大,從圖書品牌延伸拓展為“哲人石科學人文”出版品牌。“哲人石科學人文出版中心”推出的“青少年創新思維培養叢書”和《三磅宇宙與神奇心智》《名畫在左 科學在右》《深海淺說》《科壇趣話》《典籍裡的中國工匠》等原創科普作品,先後獲得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年度“中國好書”、全國優秀科普圖書😌、“典讚·科普中國”年度科普作品等榮譽。
在11月12日舉行的科普出版創新發展論壇暨“哲人石25周年”慶祝活動上🎴,來自科學界、科普界、教育界的專家學者對“哲人石叢書”給予了充分肯定,稱讚出版者具有前瞻的眼光和堅守的精神。中國科普創作的領軍人物周忠和院士認為“哲人石叢書”25年來對中國科學文化的貢獻是非常大的,中國科學文化還需要大力發展👛。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鄔書林指出👮🏿,現代科技以超出人們想象的速度在快速發展,中國的科技出版需要跟上時代步伐,做好出版的轉型,科技出版和科普出版要為人才培養和技術進步做好服務、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