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專題】兒童哲學👳🏻:在追求真理的共同體“工作”
2023年05月24日 10:23:39 作者:成尚榮 來源😁:《中國教師報》2023年05月24日 星期三 審核👩🏿🚀:
兒童經常會提出一些在成人看來可愛或可笑的問題,但他們的每一次發問往往是真誠和嚴肅的,這種發問背後其實就藏著“兒童哲學”的種子👨🏿🎤🟥。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兒童哲學中的核心教學法越來越受到重視🎞,教育者開始思考應該如何構建“探究共同體”,將哲學方法與教學方法融合在一起。
——————————————————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尤其是育人視野的開拓⟹🙅🏽,學科育人的內涵和外延都發生了重要變化,跨學科協同育人已經成為學科育人的應有之義,而且日漸成為教學改革的主題。許多教育者都在積極探索和創造,努力走向深處、走向實處🫎,尤其是讓學科育人真正走進學生內心。
值得注意的是,學科育人在原有探索的基礎上𓀇,還應當尋找新的視角🤙🏿,開辟新的研究領域。兒童哲學就是其中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從兒童哲學切入加以審視和探索🌬,可以給學科育人帶來生長的新路徑🧑🦼➡️、新發現🫙。之所以兒童哲學可以成為新視角、新領域,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哲學是關于所有學科的總領性學科☸️🚼,人類的知識體系原本只有哲學一門學科,後來才由哲學分化為社會學科、自然學科等,繼而又分化為許多具體學科🤾🏽♀️。回到哲學教育🧝🏼,就是回到知識的本源,回到學科育人的源頭🚵🏼🦸🏽♂️,可以讓研究和實踐的認知更深刻、視野更開闊🏋️♀️。其二🈂️,兒童哲學在哲學史上走過一段頗為艱難的路程後,已經逐漸被學界認同,呈現出不同的發展形態,各自綻放出獨特的風采。事實上,兒童哲學現在已經自然而然地融入各學科教學之中,而且鮮活、生動,讓課堂充滿哲思、妙趣橫生🧥。其三,哲學是廣義上的教育理論,研究教育實則是在研究哲學的教育學意義👩🏿🎤,哲學與教育理論可以建立更加親密的聯系👇🏿,又在聯系中互相激蕩🧑🏼🤝🧑🏼。以兒童哲學為切入點的研究👨🏽,可以推動教學改革深入發展,推動學科育人進入一個新的境界。
兒童能夠學習🧑🏻🌾、領會兒童哲學嗎👚🏤?兒童能夠適應兒童哲學的學習並與之發生積極的互動嗎💂🏿?曾經有個著名的案例🕵🏽♀️🧑🏽🦲:小朋友伊安家裡來了客人,其中有三個孩子霸占了電視機,想要看一個伊安不喜歡的節目。伊安沮喪地問媽媽,為什麼三個人自私就比一個人自私更好呢?我們通常在使用功利主義論證時🥬,只會強調“最大幸福”的概念,而伊安的一個問題直接將功利主義的另一面暴露出來。這個案例說明兒童有哲學家的潛質🦻🏻,不僅能學習哲學👩🏽🎤、研究哲學,而且時常還能敏銳捕捉哲學問題,揭示日常思維模式中的不合理性👩🏿✈️。兒童哲學課已經在我國試驗了30多年,事實也證明,兒童需要哲學,兒童能學哲學,兒童哲學可以促進兒童的哲學思維發展,可以促進教學育人😌、學科育人水平的提升。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應該用什麼樣的策略、方式將兒童哲學融入兒童學習,又應該在哪些節點讓兒童哲學發揮育人的價值和作用呢?我們要把握兒童哲學的核心教學法👛。兒童哲學的核心教學法有一個關鍵詞“探究共同體”👮🏿,這一核心教學法可以理解為一群人在一起進行對話和探究時的哲學方法和教學方法🤓。這裡的“哲學方法”與“教學方法(主要是學習方法)”是統一的、相融的,所以我們可以進行分解性嘗試🚄。
第一,兒童哲學或泛兒童哲學學習是一個共同體🧑🏻🤝🧑🏻。在共同體中,個體與群體是相互依賴的,而且更注重共同體的力量,這就呼應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學習的定義——學習不僅是個人的事,也是集體的共同努力🛝。
第二🙇🏽♀️,共同體中學習的核心目的是追求真理。用哲學家皮爾傑的話來說,兒童“在一個追求真理的共同體裡進行工作”,這裡的“工作”就是學習。兒童哲學引導兒童進行思索🧏♀️👩🏽🦳、分辨是非🪬👱🏼♀️、追求理想,把真理的種子播撒在兒童的心田🧑🏿🚒。
第三💆♂️,兒童哲學的核心是發展兒童思維👆🏻,引導兒童學會哲學式思考。哲學是基于實踐生活問題的深度思考,可以發展兒童的思維能力👩🏼🎨,引導兒童的思考從現象走向內核,鼓勵兒童在傾聽的基礎上對重要問題發表不同看法📑👩🏻🎤,並且有理有節進行溝通。質疑能力的增強促進了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兒童哲學在鼓勵批判性思維的同時,還著力發展關懷思維🍨,幫助兒童在情感與理智的沖撞中、質疑與溝通的統一中🎖🛌,用關懷思維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探究是兒童哲學學習的基本方法,皮爾傑說“是一種從不舒適的疑惑狀態中努力去到達平靜的相信狀態的過程”。探究不是將一切了解的東西推翻,但一定是從兒童的真情實感和疑惑開始的,所謂的“平靜”也應該是相對的,在平靜以後又產生新的問題和新的不舒適,這是一個長久持續的過程🫂。
兒童哲學核心教學法的闡釋對教學改革極為重要,新課改遵循了兒童的學習規律,逐步形成了兒童的學習邏輯,從根本上變革了兒童的學習方式🙅🏽♀️。兒童哲學與教學改革相融的命題提出後🏗,教師應該積極自覺地在以下幾方面嘗試教學改革、學科育人的新方式。
第一,要真正確立兒童學習的主體地位。兒童哲學無疑是以兒童為主體的學習過程🫡,沒有兒童的主體性🈁,便沒有兒童的哲學👨🏽🦳,也不會有學習的真正發生🤦🏽,當然更不會有兒童的真正存在。教育者可以借用兒童哲學的力量,切實推動兒童主體的確立👨🦽➡️,讓兒童成為學習的主人。
第二🧑🎓,要努力構建兒童學習共同體📵。學習是一種集體的共同努力🟧,兒童哲學便可以構建這樣一個共同體。新課改以來🧛🏿♀️,合作學習引起了廣泛關注,也產生了不少典型,但許多時候仍處于表層,與真正意義的合作學習☸️、學習共同體構建還有不少距離👩🚀🍁。我們應當從兒童哲學的角度再次審視學習共同體🔽,讓合作學習走向深處,讓兒童學會傾聽、學會分享,成為會溝通、會互動的學習者。
第三,“學會學習”就是要“學會思維”。兒童的思維是學習的核心🎷,是深度學習的要義,教師要在挑戰性的學習任務和情境中點燃兒童的批判性思維火花。兒童哲學讓兒童在情感驅動下、在關懷思維嗬護下培養哲學思維,讓兒童的思考深刻起來,成為具有深度思考能力的人👱🏻♀️。
第四,讓探究成為學習的方式和習慣☘️。兒童哲學的主要方式是探究🧑🏻✈️,探究要沉浸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兒童處在學“問”之中🥞。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打開學科邊界,設計綜合性、開放性學習主題,開發兒童的學習潛能,激發兒童的創造欲望🔡。
我們相信,在兒童哲學的伴隨和引領下💆,教學改革🤴、學科育人一定會走上高平臺、高境界。
(作者系原江蘇省教科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