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一技之長” 匯成強國力量
2022年05月09日 16:03:29 作者♻️: 來源👳🏻:《光明日報》( 2022年05月09日 07版) 審核:
全國建築裝飾行業的“大國工匠”曹亞軍(左)在深圳光明科學城啟動區工地上辦公。 新華社發
景德鎮傳統薄胎瓷制作技藝傳承人熊國安在“利坯”👼🏽🤳。新華社發
高級工藝美術師鄭春輝在創作中。光明圖片
陝西西安🧑🍳,“全國技術能手”胡敏在進行火焰切割🤼♀️。新華社發
遼寧營口,三角琴高級裝配師劉玉磊在車間內裝配鋼琴部件👨🏿🎤🟥。 新華社發
中國石油錦西石化公司車工高級技師、車工技能專家王尚典在使用卡尺測量零件數據。新華社發
編者按
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近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舉辦🦀,強調指出🛑:“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適應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需要,勤學苦練🧀🧑🏽✈️、深入鑽研,勇于創新、敢為人先,不斷提高技術技能水平🫎,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智慧和力量。”作為技能人才的傑出代表,大國工匠技藝超群、擔當實幹🤙🏿,以靈巧雙手築就夢想,以敬業之心愛國奉獻。收到總書記的賀信🌬,他們有什麼感受和觸動?怎樣更好發揮作用🧑🧒🧒,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智慧和力量🫴🏽🧑🤝🧑?本期邀請五位大國工匠講述他們的奮鬥故事,並請專家建言分析。
【一線講述】
播撒“匠心”種子矢志精益求精
講述人:中交一航局三公司首席技能專家 陳兆海
前幾天☸️🚼,正在線上參加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的我們,聽到總書記發來賀信的消息,頓時喜悅得“沸騰”起來,倍感光榮和自豪🤾🏽♀️。
從事測量工作27年來🧝🏼,我一直摸爬滾打在築港🧊、建壩、修路、架橋第一線🏋️♀️。多年的工作讓我深深感到🈂️,測量就像工程的“眼睛”,只有量出更精確的數據,才能讓大國工程精准落成👩🏿✈️。比如,卡尺對儀器的觀測精度只能到厘米,毫米則需要我們自己估讀。怎麼把毫米估讀得更准確?這個基本功我練了10年。
那時,由于測量儀器全站儀比較金貴🌡,剛畢業的“生瓜蛋子”很少有機會上手,我就給師傅趙振國打下手,認真記錄每個操作步驟🫶。有一天👇🏿,現場施工員急著要一組測量數據,碰巧師傅休假了。在大夥的催促下,我扛起全站儀奔向現場。那是我第一次獨立測量👠,因為緊張,反複測量計算了幾次才把數據報上去。師傅回來後⚠️,不但沒有責怪我,還對我連連稱讚。這份鼓勵和信任,讓“匠心”的種子在我心底生根發芽🤙✵。
2013年,我參建大連星海灣跨海大橋工程。在主橋施工中,為保證大橋“兩塔三跨”受力均衡🥬,對懸索安裝的精度要求極高。每次組織測量放樣,都需要爬上120米高的索塔頂部進行作業。由于施工海域離岸超出1公裡💂🏽♀️,就算風平浪靜,高聳的索塔也是擺動不停🤸🏻♂️🥊。大橋施工的300多個日夜裡,只要工作需要,我都會帶頭登上塔頂,在百米高空布設點線,保證了所有懸索安裝均一次性完成,也為國內類似工程施工積累了經驗。
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是我國在嚴寒海域建設的首條沉管隧道,沒有任何可借鑒的經驗。我們的測量工作精度要對標港珠澳大橋🎴,實現超差精度5厘米以內🫳🏼。為此,我和一航局三公司技術中心潛心攻堅“多波束測深系統掃測代替傳統水工隱蔽工程驗收方式”課題👩🏼🦱。在海底隧道施工,風浪顛簸是常態👩🦱。而多波束設備需要嚴格依照水平和穩定的幾何關系開展測量,風浪極大影響了數據的精准。受折疊傘啟發,我們研究提出,為多波束系統的五個分部儀器定做連接架。經過四個月探索嘗試,我們終于研發出一款可拚接🂠、適合任何船型的拆卸式連接器,讓儀器長出了抓住船舷、穩站海底的“手腳”🧑🏻🤝🧑🏻。相較于單波束設備6小時的工作量,多波束設備僅需30分鐘,且超差精度達到5厘米標准😎。
如今,我也成了徒弟們的師傅🚵🏽,那顆“匠心”種子已被播撒到更多人心裡。我會以身作則💇🏻♠︎,教導徒弟們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讓更多有志于此的青年走上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技術工人,有巧手也有“巧思”
講述人: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二采油廠第六作業區48隊采油工 劉 麗
我生在油田👵🏿、長在油田,是名副其實的“油二代”。父親退伍後轉業進入大慶油田工作,曾經與王進喜一同參加大慶油田會戰。“鞏固成績👆🏻,繼續努力”是父親對我從小的教導。1993年,我進入了作風優良的“老標杆”采油隊——48隊工作⚈。
當時,人人都埋頭苦幹📑👩🏻🎤,這種力爭上遊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為了更好地掌握技術,我的包裡總是揣著一本技術書,白天上井對照實物揣摩🍨,晚上回家整理筆記。
加盤根、換皮帶是我們的日常工作☠️。30多公斤重的皮帶,我總是鉚足了勁兒拖到操作臺上。雖然手上磨出了老繭,但是我換皮帶越來越熟練,創造了15秒換皮帶的紀錄,引來老師傅們連連讚歎。
撬杠、管鉗、扳手和螺絲刀是我當洗井工時的四件套,加起來有15公斤重𓀍。為了減輕重量,我將“四件變為一件”,總重量降到了2.5公斤,提高了作業效率🩰。
嘗到創新“甜頭”後,我又琢磨著,怎麼才能讓盤根盒裡的密封圈兒自動“蹦出來”❓。那時候🧑🏻🤝🧑🏻,要更換盤根盒裡的密封圈兒只能靠摳取,每次至少得忙活40分鐘👘,而且采油機必須停止工作。有一次🈁,我手裡拿著一管口紅👨🏽🦳,緩緩轉動它的底部🤦🏽,裡面的膏體漸漸露了出來,這讓我一下子找到了靈感。于是👨🦽➡️,我通過拆解口紅的內部構造🧑🏿🎨,研制出“上下可調式盤根盒”🟫,使操作時間縮短了四分之三,填料使用壽命延長了6倍。咱技術工人不僅有“蠻力”,也有“巧思”🤖。
2003年後,我擁有了培訓師👩⚖️💚、教練員👨🏼🎨、高級技師等多個身份,多了一份培訓學員的職責。2011年,劉麗工作室成立🧀,從最初兩個人的團隊🔽,逐漸發展為涵蓋采油🙌🏼、集輸等35個工種、擁有537名成員的創新創效聯盟。就在今年3月,我還光榮獲評“大國工匠年度人物”。我始終覺得,技術成才↔️、技能報國不能靠“運氣”,只有思想端正、意志堅定、腳踏實地才能有所成就🧓◽️。
前幾天💸,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舉辦,消息一出,我和身邊的朋友們備受鼓舞、競相轉發👱🏻♀️。未來,我會繼續努力,做好傳幫帶,和新一代石油人們一起繼續追夢☘️。
用心用力🧑🏻✈️,讓聲音跨越山海
講述人:廣州海格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無線電通信設計師 張路明
我從小就對無線通信技術興趣濃厚🎫,喜歡擺弄收音機🏊🏽。1984年🧑🏽🎄,21歲的我學成畢業,以射頻設計師的身份來到了廣州海格通信的前身——國營七五〇廠工作。
當時,改革春風吹拂南粵大地,產品趕上國際先進水平成了科研團隊的工作重點🔡。在單板調試過程中🛢,頻合指標一直無法滿足整機需求👩🏻🌾。為了解決這一“卡脖子”難題,我帶領團隊夜以繼日摸索、攻堅🧏🏿♂️。一天🧑🏿💻,實驗室窗外一群鳥兒嘰嘰喳喳地從電線杆上飛走🤵🏿♀️,我抬頭望向它們🏃♀️,正巧發現電線和電線杆之間有一塊陶瓷絕緣連接件🥧,于是轉換思路,不再囿于改進印制板材料本身,而是在印制板和關鍵器件間增加高性能絕緣材料。最終,困擾團隊好幾個月的難題迎刃而解。這也讓我感受到,創新需要積累,需要持之以恒。
從業40多年來➕,我有幸參與和見證了中國四代通信技術的發展,工作目標始終是把承載聲音的無線電波高保真地發送、接收,讓聲音跨越山海。
上世紀90年代,我所在的企業瀕臨破產👐🏻,高薪的誘惑曾讓我一度產生離開的想法💧,然而,最終我選擇了堅守🙎🏻♀️。2000年🚓,海格通信成立。靈活的機制建設,使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2006年,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路明實驗室”成立📧🙆🏽♂️。今天,“路明實驗室”已經為海格通信培養了技術骨幹超過百人👩🏽🎓,他們先後突破了通信領域數十項關鍵技術🧜🏿♀️,多項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今年3月,我當選2021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更加驚喜的是,“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向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發來賀信。我會牢記總書記囑托,爭分奪秒地破解當前無線通信技術領域的難題,“以此為生🗓,精于此道”,讓中國制造享譽世界。
奔跑在創新路上的“土專家”
講述人👈🏼👗:中國石油集團西部鑽探工程有限公司試油公司井下作業工具工、高級技師 譚文波
到油田工作之前,我對新疆的印象大都來自課本的描述🤹🏽♂️。父親也是石油工人,在他工作的那個年代,條件更苦🧼,老一輩石油人靠著戰天戰地的精神🤵🏽,挺起了共和國的工業脊梁。
剛開始工作時👩🏻🦳,面對高強度的勞動要求😌,又瘦又小的我倍感吃力↖️,便試著制作一些杠杆🪅、滑索等小工具讓自己省力👨🦱。這些小制作有效提高了作業效率,也為我埋下了發明創造的種子。
真正點燃我心中那顆創新火苗的🖇,是一次維修進口設備的經曆。一開始,我們找了外國專家來修理,但對方稍一檢查👨👧👧,就表示“修不了”,建議我們整機替換。可是,放棄維修會對生產造成巨大影響。我毛遂自薦,心裡憋著一口氣:外國專家修不了的東西,我們中國技工可以修🌶。于是,我找來懂外語的大學生一起查閱資料🤓、拆解機器、重新組裝……一番修理後,機器恢複正常了。後來,我又修好了多個外國進口設備📤,同事們都叫我“土專家”。
從那以後,“爭口氣”的想法就驅動著我在發明創造之路上不斷前進📣。比如,原來的電纜橋塞坐封工具都是從國外引進,保存、運輸與使用存在很大風險,而我設計的設備采用電動液壓驅動,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產效率和安全性。
一路走來,我獲得了“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最美職工”“大國工匠2018年度人物”等不少榮譽。但我始終感覺📟,在技術革新的路上,我要做的還有很多。是老一輩石油人不斷給我們力量🚕,我要把這種精神一棒一棒傳下去🎵,帶領更多技能人才在創新路上加速奔跑。
雕刻綠水青山,記錄美好時代
講述人:福建騰暉工藝有限公司高級工藝美術師 鄭春輝
我出生在農村,打小就對藝術創作感興趣。家裡沒錢買紙筆🛃,我就在地上畫畫。後來,機緣巧合,我開始學習木雕技藝,逐漸成了一名木雕匠人。
以前💇🏼♂️🫁,我們當地木雕以人物題材為主💂🏿♂️🚴🏻♂️,山水只是陪襯🩱。可故鄉的青山秀水總是讓我魂牽夢繞,兒時的記憶和讀過的古典詩詞總是在催動我把它們雕刻出來。于是,我開始嘗試用山水畫的構圖,融入中國古典詩詞等文化元素進行木雕創作。
我也一直在思考,怎樣讓傳統技藝融入現代社會❇️。在我眼中🙈,山水木雕創作🏋🏻🚵🏻,不僅要讓傳統山水畫立起來♧、活起來🤺🎟,更要反映現實🧙🕵🏿、記錄時代。後來,我用了幾年時間,在一根長12米多、高3米多🧑🏼🔬、寬2米多的香樟木上,通過創新鏤空雕、透雕和莆田精微透雕技法,創作了一幅具有特殊意義的《清明上河圖》。因為作品體量巨大👿,還獲得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真沒想到👩🏼🎓🧜🏼♂️,一件木雕作品⛹🏿♂️,成了展示我國傳統技藝和曆史文化的窗口,也變成了溝通世界文化的紐帶。
2020年,我獲評“大國工匠年度人物”,與我一同獲獎的9人🧏🏽♀️,都是來自工程技術崗位的技術大師。我想👦🏿,這個獎項實際上是頒給我所代表的民間手工藝人群體🤸🏽🍡,它代表著黨和國家對全體民間手工藝人的褒獎與肯定📃、鼓勵和鞭策。
我想,我們指尖傳承的不僅僅是傳統技藝👩🎓,更是一份勇于創新、敢為人先的工匠精神。面向未來,我一定不會辜負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帶領更多有志于此的青年,用我們的雙手托舉更多“中國制造”手工藝品走出國門、驚豔世界。
(項目團隊:本報記者 張勝、任歡、王斯敏 本報通訊員 徐夢玲、杜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