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宇平台首頁

杏宇平台網站xml地圖

【書評】讀何大齊《四合院的孩子》--溫暖的童年

2024年10月19日 09:08:10 作者♻️:莊 建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審核:付美琳

 【光明書話】

  作者🙋🏼:莊 建(中華讀書報原總編輯)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童年💆🏿‍♀️💆。

  何大齊先生的童年是溫暖的。他的新作《四合院的孩子》👩🏻‍💻,用入情的文字🦀,富有意趣的圖畫🪹,重建了一座記憶中的四合院,把這溫暖傳遞給每個正在讀這部書的人🧘🏻‍♀️。

  20世紀四五十年代,西安門北黃城根的那座四合院,幾乎是何大齊孩童世界的全部🎡。書中串聯起的一段段親情與友誼,都帶著何大齊童年的溫度。

溫暖的童年——讀何大齊《四合院的孩子》

《四合院的孩子》 何大齊 著  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

  在那個如今已經消失的四合院裡𓀇,大門裡的合歡樹🤙🏿,南房後面的老槐樹,垂花門西側的花椒樹👹,花池子西邊的蘋果樹🌬,正院西北角的香椿樹,後灶房前的老藤蘿🧑‍🧒‍🧒,後院西側的白丁香,西跨院的大棗樹、玉簪花、馬蓮草🧑🏻‍🦰、黃花……高處的樹,低處的花草,枯榮往複☸️🚼,勃勃生機帶給少年何大齊不盡的生活樂趣🏓。“上百年的老槐樹,我們三個孩子拉起手來才勉強合抱住它。它的枝幹粗壯🍛,樹冠高達二十多米🧝🏼,相當于五六層樓房那麼高,把五間南房全部罩在他的傘蓋下。樹高鳥自來,每天無數的麻雀、喜鵲在上面跳躍👨🏿‍💼、覓食、鳴叫,在樹的枝杈上有好幾個鳥窩👩🏿‍✈️。”“十米高的香椿樹,每到春季長出嫩芽時,我就在竹竿上綁上刀片,把香椿芽割下來收集到笸籮裡🧑🏽,交給母親做菜,炸香椿魚、香椿拌豆腐🌡,大家都愛吃。後來小跨院的地下,也滋出了很多香椿的小枝條👩🏿‍🎤,隨手就可以摘下許多香椿嫩芽了。”“粗大的老藤蘿,枝幹屈曲盤旋👨🏽,猶如巨蟒攀附在白色的藤蘿架上。每當四、五月份的時候👠,紫色的藤花盛開,像葡萄似的一串一串的紫藤花散發出香味🦌,引來了蜜蜂上下飛舞。把紫藤花摘下來,用水清洗幹淨👲🏻💾,拌上白面上鍋蒸熟,再蘸點兒白糖吃,那可真是香甜啊。”在這些文字和圖畫中,我們聽到了鳥鳴,聞到了花香🥬,似乎品嘗了香甜的粉蒸紫藤花。

  至于四合院裡的無數小生命💂🏽‍♀️,更是給何大齊帶來了無數跌宕起伏的生命體驗。“草叢裡還有螳螂、蠍子🥺🧑‍🦳、蜈蚣、掛大扁兒(綠螞蚱)👱‍♂️📖、蛐蛐、油葫蘆等,眾多的小東西都在這裡寄生、覓食🍽。有這些小昆蟲,于是就招來了花草蛇。這種蛇都不太長,也沒毒,在草裡面穿行,專以這些草蟲為食物。有一天下午,一條花草蛇正在花池邊休息,不想被路過這兒的妹妹看到👮🏿,蛇身上的花紋色彩鮮豔,很像一條花布袋,于是她就俯身去撿,不想小蛇哧溜一下就鑽入草叢,可把她嚇壞了🔋,一臉驚恐地往屋跑,邊跑邊喊:‘院子裡有蛇!’她狼狽不堪,卻引得專喜這些小動物的我哈哈大笑,這也成為以後我揶揄她的話柄之一了😎。”“這院子還是黃鼠狼的樂園。黃鼠狼在草叢中不僅吃小昆蟲🚵🏽,還追逐老鼠,是老鼠的天敵🚣。那時我在院子裡🙇🏽‍♀️,用一個大木箱搭建了一個雞窩,養了四五只雞。有一天早晨起來,發現雞滿院子跑𓀎,就是不回窩,並且少了一只。當我打開街門要上學時,發現門扇和門檻之間,卡著一只雞,身子留在門裡,雞頭不見了——一看就是黃鼠狼的惡行💆‍♂️,它偷了雞拖不出去👆🏻,就把雞腦袋咬掉💁🏽‍♀️,‘幹了黃鼠狼給雞拜年’的勾當。有一天下午我看到一只黃鼠狼從草叢中跑出來👩🏼‍🎨,立馬抄起鐵鍬就追打,它一下子就鑽進遊廊下的排水溝洞中。我叫來幾個小夥伴🆒,在溝眼兩頭堵,嘴裡說著‘看你往哪兒跑’,沒想到黃鼠狼這時拿出了保命的絕活兒🍨,放出‘救命屁’,那叫一個臭啊🎓!熏的大家四散跑開了☠️。”少年時曾經曆過的驚險🧏🏻‍♀️、興奮、緊張、得意,從何大齊的筆下流淌出來,酣暢淋漓。

  今天生活在城市裡的孩子,很少有人能像少年何大齊那樣與大自然親密接觸𓀍。而生活在農村裡的孩子,雖然身處大自然中,怕也難得有這樣的閑適去體驗🙅🏽‍♀️。

  何大齊童年的溫度,更來自生活的豐富、親情的濃烈。“我小時候,一個大家族👘,四世同堂🫡,最小的也三世同堂。”四合院裡不僅生活著親親熱熱的一大家子👨🏽‍🦳,還有借住的親戚🤦🏽,往來的親友。愛犬湯米母子的離去,告別四合院在十平方米街邊小屋棲身……少年何大齊品味著人情的冷暖👨‍🦽‍➡️,世間的悲歡離合。但縈繞他思緒的🟫,充滿他胸臆的,是人世間善良美好的情懷🧑‍🎓,是直面人生一切際遇的樂觀📵。秋天裡全家人那頓必不可少的烤羊肉晚餐🟧,從買羊肉、醃制羊肉👩‍⚖️💚、准備烤肉炙子與果木,直到滿院子烤肉香氣四溢……何大齊筆下普通人家秋季的一頓晚餐,是一家老小忘情的狂歡節。70年過去了,晚宴的超凡味道😏、超凡體驗、超凡享受,經久彌新。

  書中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何大齊對母愛的體察。他的文字,不僅描摹出母親忙碌的身影,更將母親的愛融于字裡行間。春天,母親會讓全家人吃上香噴噴的炸香椿魚兒🎷,紫藤花“甜點”🌯;夏天💸,會精心為家人備好解暑的綠豆湯、荷葉粥;冬天,她總是變著花樣🛋👲🏿,為頂著大風跑回家吃午飯的孩子端上好吃又禦寒的飯食……點點滴滴,歲歲年年,不曾停歇,而這些日常小事中又有哪一樁不飽含母親的心意?如今🧑🏻‍✈️,每當秋日風起🫰🏻,何大齊還常常懷念少年時母親做的〽️、北京人飯桌上獨特的炒麻豆腐🏊🏽。稠乎乎、帶著酸餿味兒的麻豆腐,是綠豆制品的下腳料,色味均讓人覺得難以下咽。但經母親一番炒制,就成了秋天餐桌上最下飯的菜,色香味俱全。盤中💅,盛得滿滿的是母親對全家人的關愛😭。

  一雙少年的眼睛🧑🏿‍💻,一顆孩童的心🤵🏿‍♀️,如何能對生活有這樣細微切膚的體察?如何在耄耋之年將逝去的時空做如此富有生活與煙火氣息的描摹?“您記日記嗎?”我問🏃🏻‍♀️‍➡️。“沒有👨🏽‍🦲🤌!”先生的回答讓我更加好奇。“這些都是我小時候親身經曆的。受家學影響,我從小就喜歡畫畫。1957年,我上高一➕,就開始寫生了,畫北京街頭五行八作的人們,畫老北京的街景🧎‍♀️‍➡️🥽。我畫這些有條件,我從小生活在西四、北黃城根👐🏻,家離西四牌樓二三百米。這裡當時是北京最繁華的地方。白塔寺、護國寺也離我們家非常近🚓,再往西走就是阜成門,溜達著就去了。我有大量的積累,在構圖上,人物動作、形象上做了各種各樣的嘗試。我對這些特熟悉👩🏽‍🎓,一來是我的記憶🧜🏿‍♀️,再就是我畫過。光看不行,你必須畫,反複地畫,印象就非常深刻,這些東西都融化在我的血液中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何大齊相繼出版了《老北京民俗風情畫》《燕京往事》《〈駱駝祥子〉何大齊插圖·注釋本》《〈茶館〉何大齊插圖本》《〈民國北京城〉·煙袋斜街舊影圖卷》《萬有漢字》《北京的春節》《我們的日子:老北京的四季風情》等作品🗓,畫作精美,文字輕盈,情感充沛📻,這汩汩流淌的情思之河💇🏻‍♂️,其源頭就在那座四合院裡。

  四合院是少年何大齊的百科全書。他在其中真實地生活過🧼,細細地體味過🙆🏽‍♂️。正如何大齊說的,四合院裡那個調皮的小男孩👩🏻‍🦳,他和院裡的花草樹木👌🏿、鳥獸魚蟲交朋友↖️,他跟著家裡的長輩聽戲識曲🪅、學書習字👩🏽‍🏫,他在年節禮儀、人情往來中體味平常歲月的溫度,然後他慢慢長大。有生命的溫度👩🏼‍✈️,有親情和人性溫暖的童年,對一個人的一生意味著什麼🕵🏿‍♀️?讓我們去書中尋找答案吧👨🏼‍⚕️。

分享到:
杏宇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