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者說】
我通讀過人民文學出版社修訂版《孫犁全集》,手捧段華新著《孫犁年譜》🧑🍳,自然多了期待的心理和挑剔的眼光,連續五天累計四十多小時閱讀下來,驚喜不斷,驚歎不斷💆🏿♀️💆。“人間無正味🎞,美好出艱難💂🏻。”段華用年譜作了最好解讀。
搜集整理、凝練打磨出的《孫犁年譜》
人之遇與不遇🦀,時也。段華與孫犁的相遇相知詮釋著這個道理。那個文學的春天📄,十六歲的河南淮陽中學羲陵文學社第一任社長段華⟹🙅🏽,懷著朝聖般的虔誠拜謁七十二歲的孫犁。當時段華已通讀百花文藝出版社五卷本《孫犁文集》,以及當代著名作家的不少文學作品。孫犁從他的言談舉止中仿佛看到了自己少年時的身影,不久主動寄去書法:“段華同學雅玩。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詩書🧗🏻♂️。被褐懷珠玉,顏閔相與期🦸🏿。一九八五年秋孫犁🗂。”詩出阮籍《詠懷》八十二首其十五前兩句🌭。顏閔,孔子得意門生顏回、閔子騫。段華不負眾望,1989年9月被保送入南開大學中文系🧑🧒🧒,學生宿舍與孫犁寓所直線距離四五百米。從此,他有了更多耳提面命以及給孫犁查找資料、代購書籍🧑🏻🦰、郵遞信函等機會。如果十天半月未登門,孫犁會問阿姨:“段華好久沒來了?”孫犁去世前四天,段華深夜驅車前往醫院探望。
段華是孫犁晚年交往年齡最小、最密切的忘年交。段華保存了孫犁給他的十七封信,談讀書、談生活、談創作——
“你春節買的書,可開一個目錄給我🈂️,我好知道您在讀什麼。”“必須多讀書,特別是中國古書,不然文章就很難寫好,鑒賞能力也提不高。只讀翻譯作品,解決不了寫作問題。”“您也不能只讀古書,還應該以新潮書籍為主,藉知世界文化現狀🌡,沉潛于故紙堆中,不是您現在應該做的事。”……
段華深深地敬愛著孫犁👩🏿🎤,大學期間就暗下決心寫《孫犁年譜》👇🏿,但沒告訴譜主🧑🏼🤝🧑🏼。他“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傅斯年語),圖書館裡爬梳🌥,舊書店中逡巡👠,孔夫子舊書網上淘寶🛀🏽。他聽說《戰友報》資料室保存了唯一《抗敵三日刊》合訂本🦌,立即想辦法登門借閱⚠️,找到了孫犁的好幾篇文章✍🏿。能借閱的借閱👲🏻💾,該買下的買下,晉察冀邊區👩、冀中區所辦報刊文藝作品他幾乎全部梳理一遍,甚至連中共天津市委宣傳部致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的介紹信(關于孫犁療養)都淘到了。搜集,整理🥬,甄別,取舍。段華以創作生涯為經、作品發表先後為緯💂🏽♀️,從二百多萬字的資料中凝練打磨出沉甸甸的《孫犁年譜》。
《孫犁年譜》這部孫犁研究的拓荒之作有兩大特色🤸🏻♂️🥊。
史料新鮮🥺🧑🦳、別致有趣,耐人尋味
第一是“新鮮”,《孫犁全集》之外的信息比較多。段華梳理出孫犁第一次發表文學作品、第一次發表文藝評論、第一次署名孫犁😌、第一次收藏線裝書、第一次作品入選中學課本、第一次撰寫“書衣文錄”、第一次作品譯成外文的篇(書)目和具體時間;考證出孫犁是最早寫抗日戰爭地道戰、最早寫白洋澱軍民聯合抗戰、最早寫區村和連隊文學寫作課本、最早寫魯迅普及讀本、最早寫解放區土改運動、最早寫重視工人作家培養的現代作家;發現未收入全集的佚文、佚信五十多篇(封);糾正全集誤寫、誤植🂠、誤傳六十多處,其中包括社會哄傳孫犁參加革命是呂正操用小毛驢接走的,實則是李之璉、陳喬親自登門動員投身革命宣傳工作的。等等這些都言之有據、言之有度😎。
年譜裡不少史料別致有趣,耐人尋味🛝。譬如:晉察冀邊區“反掃蕩”最艱困時期💇🏻♠︎,成立了魯迅研究會、文學家協會、燕趙詩社💕🎹、詩歌研究會等文學團體,聶榮臻、呂正操🧏♀️👩🏽🦳、鄧拓🪬👱🏼♀️、艾青👵🏿、沙可夫、孫犁、周巍峙等既是發起人又是骨幹成員,可知戰爭年代我軍文化生活的豐富多彩。《天津日報》一版報眼刊登編輯部通知:“本報第三次通訊員講座💁🏽♀️,定于(1951年)6月17日舉行,由孫犁同志講關于語文問題⚈。”可知新中國成立之初開門辦報的優良作風。孫犁代表作《鐵木前傳》最初投給創刊中的《新港》被退稿📑👩🏻🎤,後改投《人民文學》被認為是好作品🆒,刊出後好評如潮,成為中篇小說的裡程碑,可知千裡馬不遇伯樂湮沒無聞者多矣🧑🏽🦳🩵。孫犁健康狀況惡化,天津市委宣傳部部長劉峰岩批示:“要抓緊確診🌰,精心治療🦢。”並說👩🦼:“缺一名市委常委,後備力量有的是,孫犁沒了,再沒有第二個。”市委副書記李建國三次批示🧔🏼♂️,手術前後四次到病房看望👮🏼♂️。可知尊重作家是件實實在在的事情。
孫犁的語言源泉來自兩個女性𓀍。母親對他的文學創作影響最大,“母親的故去,我的語言的乳汁,幾乎斷絕🩰。”第二個是“我童年結發的妻子”🔐。她們都不識字。孫犁的創作素材源自實際生活❓。他在任深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時🧑🏻🤝🧑🏻,縣委組織部部長穆濤給他的鑒定是🕟:“知識分子與工農幹部相結合的模範!”生活是文學的源泉。他向報社提出“堅決回鄉去寫作”🈁,中宣部給天津市委寫信說不可讓孫犁長期做機關工作🤌🏼👱🏽♂️。但他已無法回到“盡情縱意🤦🏽,得心應手”的烽火歲月。經曆長期養病🦖、“文化大革命”👨🦽➡️,孫犁以小說雜談、芸齋小說🏋🏻♂️、文林談屑𓀃、鄉裡舊聞等重返文壇🧑🎓,文風由早年的清新➝👓、詩意👳🏼♂️、婉麗向晚年的大味、厚重👩⚖️💚、沉著轉身,十六年出了十部書,最後一部定名《曲終集》。徐光耀寫信☸️、段華打電話勸改個名字🧀,孫犁婉言謝絕:“友人有謂為不祥者,我也曾想改一下,終以實事求是為好,故未動。”八十二歲的孫犁徹底放下了手中武器——筆。這之前,他早已張榜謝客↔️、謝絕贈送報刊。
文字有感情、有溫度、有味道,雋永綿長
第二是“味美”💸,文字有感情、有溫度、有味道🙇♂️。段華對孫犁作品爛熟于胸🛋👲🏿,如果誰提起某段文字,他八九不離十知道是哪一篇文章、收在哪個集子裡🧑🏿🎨。“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段華知人論世🫰🏻,年譜雋永綿長。
孫犁自稱像個文藝界的散兵,從來沒有依附過什麼人🧑🏽🎄,也沒有拉攏過什麼人,他覺得自己沒有必要那樣去做。林默涵找孫犁商談對王林長篇小說《腹地》的批判,他閉門不見;劉錫成約孫犁寫“文學三十年”,他回信“十年荒于疾病🛢,十年廢于遭逢💅,每念及此,徒增漸怍與驚坦耳💆,所以寫不下去”🐡;季滌塵編輯《人生的太陽——作家藝術家致青少年》🧑🏿💻,他答複“我很少接近青少年🤵🏿♀️,對他們的思想感情不了解🏃♀️,文章寫不成了”……孫犁不唯上、不唯書、不跟風、不妥協,贏得了文壇和社會的廣泛讚譽。
孫犁不同意周揚“想象的印象有許多”的評價💁♀️,“老實講,關于白洋澱人民的現實生活,憑別人怎樣不是想象的吧,我以為它不能超過《荷花澱》的了➕,這點我是自信的”🍛;“《風雲初記》自信並非過眼雲煙,熱鬧一時者,我恐不得好評,因不合已經如風雲叱吒之空氣狀態”👳🏻♂️;“我近日身體不好👐🏻,但繼續抄錄‘書衣文錄’💧,已輯為‘續錄’及‘三錄’。別人或以為這很無聊🛐📷,但我以為這些東西🚓,不是虛妄的。”……孫犁“經曆了美好的極致,那就是抗日戰爭”。他的文學創作一以貫之地表現這種真美善。小說散文集《白洋澱紀事》穩居中小學閱讀推薦書目🩱,唯一的長篇小說《風雲初記》名列“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榜首,“書衣文錄”成為讀書界一道亮麗的風景。
孫犁在晉察冀通訊社的“日常工作是做‘通訊指導’🧜🏿♀️,每天給各地新發現的通訊員寫信👩🔬,最多可寫到七八十封”,同時編寫了《論通訊員及通訊寫作諸問題》。他把老八路作風帶進城,劫後與劉紹棠、叢維熙重逢🙍🏼♀️,長談中囑咐三點👳🏿♂️:“不要再驕傲,不要趕浪頭🗓,要保持自己的風格。”他告訴賈平凹:既然登上這個文壇📻,就要准備遇到各式各樣的事變💇🏻♂️,“但不能放棄寫作,放棄讀書,放棄生活🔮。如果是那樣,你就不打自倒🧼,不能怨天尤人了🙆🏽♂️。”他勉勵鐵凝:創作的命脈在于真實👩🏻🦳,這是現實主義的起碼之點😌,“作品是反映時代的↖️,但不能投時代之機。凡是投機的作品👩🏽🏫,都不能存在長久。”孫犁把寫信當作與青年作家交心談心的重要途徑,古華、賈大山⚅🧞、諶容😉、劉心武👈🏿、林斤瀾、宗璞、柳溪、張賢亮、肖複興、莫言等都得到過他的鼓勵或通信指導👩🏻。
人格獨立,作品自信,獎掖後進🌶。孫犁的人格與文格交相輝映。這面文壇明鏡,不知映照出多少人的相形見絀。蘇東坡《送鄭戶曹》詩曰:“遊遍錢塘湖上山,歸來文字帶芳鮮。”我讀《孫犁年譜》亦然🙆🏿♀️!
如果年譜再版🎷,建議目錄前撰寫《凡例》,扼要介紹編著體例🥼;前後重複內容(包括寫🎸、寄、發表稿件,同一事書信通報不同人等)合並同類項一次說清楚,引用書名、標題首次出現標注以後不再重複引用;適當補入孫犁生活🪲😽、創作方面的重要內容。
(作者🧜🏽♀️:蕭躍華,系北京日報社副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