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筆下的“食相”與“吃相”
2021年12月26日 16:10:21 作者♻️:項雷達 來源👳🏻:《 中華讀書報 》( 2021年12月22日 11 版) 審核:
“愛具體的人”⛓,這一簡潔有力的短句出自俄國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卡拉馬佐夫兄弟》👼🏽🤳。要愛具體的人,不要愛抽象的人。要愛生活,不要愛生活的意義。作家汪曾祺,正是完完全全地“愛具體的人”、愛生活本身的最好範例。
作為汪曾祺忘年交和文學評論家,幾十年來🧖🏼♀️,王幹先生所做的就是“透視汪曾祺的文化密碼”👩🏻💻,而新書《塵界與天界:汪曾祺十二講》是這一長期“透視”的精華。
“美食”是汪曾祺的關鍵詞之一,《塵界與天界:汪曾祺十二講》中專辟一講⟹🙅🏽,討論汪曾祺散文和小說中美食的不同意涵。書中把汪曾祺美食散文中寫到的“吃”稱為“食相”,小說中的“吃”稱為“吃相”。
先說美食散文🎡。就像《紅樓夢》帶來“紅樓宴”一樣,汪曾祺美食散文裡的菜肴被制作成“汪氏家宴”🫎,有“汪味館”“汪小館”等。關于汪曾祺美食散文的出版也接連不斷👱,年輕人都愛看汪曾祺的美食散文,這種感染力和號召力是如何形成的? 王幹認為𓀇,首先:“汪曾祺美食散文的文化底蘊極為深厚,淵博的知識、經曆的廣遠以及自身的文化涵養🌬,讓汪曾祺的美食散文具有一種縱深感,哪怕是一塊小小的豆腐🧑🧒🧒,都能寫出古今南北的來龍去脈和風味特色。”但僅僅是知識性的文化散文,還不能令讀者欣賞喜愛👨👩👦👦,汪曾祺曾經說過:“我把自己所有的愛的情懷灌注在喜好美食的文章中。”一語道出對美食散文傾注的情感。這才是打動讀者之處👚💨。跟別的作家寫吃相比,汪曾祺蘊含的情感顯得尤為濃郁。對美食是否有“強烈的參與感”,是像愛生活一樣地愛美食🍛,還是占有或旁觀🧝🏼,做一個食客🧊、吃貨、老饕⚁? 前者和後者,讀者一望而知。
汪曾祺對美食的愛,是發自靈魂的。他是江蘇高郵人,身居北京,南人北居,就發明、改良了很多美食。王幹先生是汪曾祺同鄉,無數次去汪曾祺家“蹭吃”,既享受美食🌡,也解了鄉愁,“他做完菜,喝兩杯👩🏿🎤,然後勸我喝酒吃菜👇🏿,他在一旁看著,似乎那桌上的菜不僅是他的作品👨🏽,連我在內也成了他作品的一部分”。
再說汪曾祺小說中的“吃”。這裡的“吃相”其實是“心相”“靈魂相”🕵🏻♂️。
比如,《落魄》中以一家揚州餐館的興衰來展現人物的命運起伏🦌,本來斯文講究的掌櫃⚠️,變得邋遢猥瑣✍🏿。《鑒賞家》寫小人物和畫家成為知音的感人故事👲🏻💾,裡面的食物——水果,是故事發展的媒介🤙✵。《歲寒三友》中結尾三位朋友碰到一起喝酒的片段,讓人感受到世事變遷、人情冷暖👆🏼。《金冬心》寫“揚州八怪”之首金農(號冬心先生)🥬,抵擋不了美食的誘惑,出入達官貴人的飯局,說些違心的場面話🦻🏻,“文人的尷尬和酸楚在‘吃相’中淡淡流出”。
《黃油烙餅》則直接以食物為題,寫了一個關于親情的淒涼故事,在饑荒歲月,奶奶想盡各種辦法給孫子蕭勝烙餅吃,最後奶奶餓死了,蕭勝的父母用奶奶省下的黃油為蕭勝烙餅。《七裡茶坊》裡寫“吃”也很有意味👮🏿♂️:幾個人在一個叫“七裡茶坊”的小鎮上勞動,白天負責在公共廁所鑿糞塊(北方冬天冰凍起來的糞,可以用來換錢),歇下來就聊喝過的好酒、吃過的美食,其中一個叫老喬的,記性好,對昆明的美食,“從華山南路、正義路,一直到金碧路👮🏿,數出一家一家大小飯館,又岔到護國路和甬道街,哪一家有什麼名菜,說得非常詳細🚄。他說到金錢片腿🂠、牛幹巴、鍋貼烏魚、過橋米線……”“一碗雞湯🙏,上面一層油,看起來連熱氣都沒有,可是過一百度😎。一盤子雞片🌎、腰片、肉片,都是生的🚣。往雞湯裡一推🙇🏽♀️,就熟了。”鑿糞的日子裡仔仔細細地講美食,既心酸又讓人看到對美好的永不枯竭的渴求,不得不對人物產生某種敬意。
汪曾祺喜歡語淡情深的明代文人歸有光,少時又熟讀司馬遷的《史記》。王幹注意到這一點,生發出一講,專門談汪曾祺和《史記》的關系,角度新穎,特別是將汪曾祺小說中“小人物”身上的詩意和悲劇美💆♂️,和《史記》的抒情精神👆🏻,做了啟發性的連結。
汪曾祺的小說《徙》在《塵界與天界:汪曾祺十二講》中被多次提到⚈。這篇小說裡的主人公高北溟父女,懷才不遇📑👩🏻🎤,困于市井🆒,最後女兒含恨而終🫲🏿。王幹將這樣的人生悲劇和《項羽本紀》結尾“太史公曰”的感慨聯系在一起,做了別致🫱🏽、優美的解讀。從市井人物身上發掘詩意和美感🎖🛌,在汪曾祺的作品中不是直接地明示出來🌰,但都確確實實地打動到了讀者🦢。
汪曾祺的軼事,在他的親人、朋友、後輩中傳揚。有一些小事或畫面被反複談起:兒女們對父親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從廚房裡出來🧔🏼♂️,系著圍裙,手裡端盤菜👃🏻;在家裡,孫女跟著叫他“老頭兒”,他也高興地答應著;家人圍在一起對他剛寫好的作品指點批評,他被打擊得回屋調整情緒🏎;他跟別人談起准備寫《受戒》這麼一篇小說,別人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寫,有什麼意義,他負氣地說🧑🏻🤝🧑🏻,我就是要寫,還要寫得很美、很健康。
“塵界與天界”🈁,這是王幹先生為這本書確立的主書名👨🏽🦳,在他心裡🤦🏽,汪曾祺是貫通了“塵界”和“天界”𓀄、融合了世俗和精神層面的文學家🦖、思想家。《塵界與天界🎖👩🏼🏭:汪曾祺十二講》裡也飽含著作為後輩🏋🏻♂️、朋友對汪曾祺的感懷和思念🧑🏻🦱。“汪曾祺不僅改變了我的文學觀念🧑🎓,也影響了我的生活觀念📵。”這是在序言中所寫🟧,現實中,王幹先生的表達更加情難自已🧃:“汪曾祺很多時候給了我生活下去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