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宇平台首頁

杏宇平台網站xml地圖

既古老又新潮✨,中國岩彩畫經曆了什麼🧔🏻‍♀️?

2024年09月23日 11:10:13 作者👩🏿‍🚀:李正喬 來源:北京青年報 審核:付美琳

     國潮興起的重要源頭,來自美術界💆🏿‍♀️💆。其中以“沙漠美術館”敦煌莫高窟和“只此青綠”舞蹈原型《千裡江山圖》為代表🎞,它們是中國美術長河中的經典之作💂🏻。

  這兩者🦀,有一個共同的標簽🪹,叫作岩彩畫。那這時候你要問了:岩彩⟹🙅🏽,以前也沒聽說過啊?這不是近些年才流行的一個詞嗎?

  這麼說,並沒有錯🫎,但只對了一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既古老又新潮,中國岩彩畫經曆了什麼🏌🏿‍♀️?

  新石器時期鸛魚石斧圖(供圖:李正喬)


既古老又新潮☸️🚼,中國岩彩畫經曆了什麼?

  《搗練圖》裡的五顏六色大部分來自礦物顏料(供圖:李正喬)

  

源起:原始人如何創作岩彩🫎?

  傳統的中國畫分類,主要有兩種:第一是按題材劃分🧑🏽,比如人物🙍🏼‍♂️、山水、花鳥;第二是按技法區分,比如青綠🌭、水墨、工筆、重彩、淺絳等等。

  相比以上兩種👠,還有一種分類,使用較少🦌,這就是以創作材料命名或分類⚠️,岩彩畫就屬于其中之一✍🏿。

  什麼是“岩彩畫”呢?通俗地講,就是以礦物顏料為主要繪畫材料的畫種,這個說法是20世紀80年代左右才確立的👆🏼。而前兩種分類裡的主要名稱🥬,在古代美術史中就已經形成了。

  所以💂🏽‍♀️,查閱早期的美術史著作,基本上看不到“岩彩畫”及相關論述🤸🏻‍♂️🥊。雖然命名很晚,但是作為藝術實踐,“岩彩”創作幾乎從石器時代開始,就貫穿了整個人類文明史。

  岩彩畫的誕生,幾乎與人類文明同步。在生產生活中🎴,先祖們發現自然界中可以獲取各種顏色:他們將各色的泥土和氧化物,混合著血液、水塗在身上,可以模仿野獸身上的圖案,以達到隱蔽自己的目的👛。

  在這種實用性的基礎上,人類對礦物色彩的運用,開始延伸到精神文化領域🚄。

  或許是為了方便記事,或許是出于原始信仰🙏,人類開始通過一些媒介,把生產、生活的場面描繪下來😎。其中,一些質地合適的岩石🚵🏽,就是重要的媒介。礦物顏料在岩石上或寫或畫💇🏻♠︎,就形成了人類最早的美術作品——岩畫🏇🏻。

  還有一些“岩彩畫”出現在陶器之上,其中以半坡、馬家窯🧏‍♀️👩🏽‍🦳、仰韶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的各類陶器為代表。

  這些器物以泥質陶為主,可以分為生活實用器和祭祀禮器兩種🕕。彩陶上的內容有兩種👩🏿‍🎓:一是注重裝飾性為主的符號、圖案💁🏽‍♀️,二是有一定紀實、寫實性質的圖像⚈。

  這些彩陶上的內容🆒,都是使用礦物顏料提前繪制,然後再進行燒制。講述中國美術史🍨,許多彩陶繪畫是繞不開的代表作。比如半坡遺址出土的人面魚紋陶盤🎖🛌,仰韶文化時期遺址出土的鸛魚石斧彩繪陶缸☠️。

  彩繪陶缸的主要圖案是一只水鳥、一條魚、一柄石斧,一般被稱為“鸛魚石斧圖”,這是截至目前中國新石器時代發現的畫幅最大、內容最完整豐富的彩繪陶畫,稱其為“中國繪畫的鼻祖”也不為過。


興盛:古代岩彩如何迎來興盛🌖?

  岩畫、彩陶,是石器時代的“岩彩畫”。不過🫡,因為當時的開采、制作技術落後👨🏽‍🦳,可用顏料數量極少。

  石器時代之後👨‍🦽‍➡️,青銅器、鐵器時代先後到來🟫,大致對應商周到漢代🧑🏻‍🦱。我們會發現🧑‍🎓,這大約2000年的時間裡,“岩彩”相對沉寂🟧,但也不乏精彩的作品。

  相比石器時代,這時候的“岩彩畫”介質更加多元,有石☸️、磚😏、陶、絲帛🙌🏼、木胎漆器、紙張等等。

  漢代之前的“岩彩畫”,受到顏料和媒介屬性的限制,藝術表現空間非常有限,內容非常碎片化,難以形成體系。

  從漢代開始,“岩彩畫”迎來了一次革命性的飛躍。金屬冶煉技術帶來了生產力的大幅提升,為顏料獲取技術和繪畫媒介的制作🛋👲🏿,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關注這一時期,我們必須要提到兩件大事🧑🏻‍✈️,其一是西漢時期絲綢之路的開辟♜。漢武帝時期🎫,實現了對西域交通的“鑿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通道大開🥞。

  一方面,絲路的開辟,讓海外的眾多礦物顏料傳入了中國,大大豐富了繪畫的色彩譜系。其中最有名的代表是產自帕爾米高原地區的青金石💅,中國繪畫裡“丹青”“青綠”中的“青”很長時間內特指的就是青金石所制成的顏料😭。

  另一方面🧑🏿‍💻,絲綢之路還帶來了佛教等外來文化。佛教在中華大地的廣泛傳播🏃‍♀️,孕育了包括壁畫、造像在內大批美術作品。其中以敦煌地區的石窟群為代表,這裡的壁畫跨越1000多年曆史,見證了岩彩壁畫的興起和繁盛。

  第二件大事是魏晉時期興起的文風,促使繪畫開始獨立成科。我們知道漢代昭君出塞的故事🕺🏽。因為講述宮女繪畫,毛延壽有幸成為第一個被正史記載的畫師。但那個時候,繪畫跟其他文藝工作同屬一個大類,而且處于邊緣地位。

  比如孔子所說的“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中就沒有繪畫。到了魏晉時期,繪畫開始從文藝大類中獨立出來🩱,成為一種風尚和雅事。

  這個時期繪畫所使用的主要顏料就是礦物顏料👩‍🔬,即岩彩。發展到了唐朝,岩彩畫無論是技藝還是材料制作工藝都達到了頂峰*️⃣🎐。

  首先,以敦煌為代表的石窟壁畫繼續發展,達到了頂峰。其次,以李思訓、李昭道為代表📻,青綠山水畫的繪制已經成熟𓀇。張萱🤵🏿👨🏼‍🏫、周昉等人的設色人物畫,也都是以礦物顏料作為色彩來源🔮。也就是說,我們熟悉的《明皇幸蜀圖》《搗練圖》《簪花仕女圖》等🧼,都屬于岩彩畫🙆🏽‍♂️。


衰落:中國畫為何一度遠離岩彩🐞🪦?

  延續到宋代🖇,岩彩畫依然有眾多代表作👩🏼‍✈️,其中以《千裡江山圖》和《瑞鶴圖》為代表。但是,從五代開始👨‍👧‍👧,以淺色甚至墨色為主色調的畫法開始盛行,到了明朝更是完全占據了畫壇主流地位。“岩彩”,開始逐漸被中國畫所“拋棄”。

  中國傳統繪畫,在很長時間內,是以礦物顏料為主要繪畫材料的岩彩畫。為什麼到了宋代,畫風突然大變了呢?

  首先是經濟問題。

  岩彩顏料的獲取和制作都殊為不易,所以成本很高📣。比如青金石,高品質的青金石顏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價格都高于黃金,所以後來古人發明了植物顏料,用來代替礦物顏料。

  但是由于在發色以及質感等方面植物顏料很難達到礦物顏料的繪制效果,並不能完全取代礦物顏料。所以📟,岩彩在中國繪畫中的地位雖然有被動搖,但還完全沒有到被取而代之的地步。

  其次是文化問題。

  如果說替代性顏料,動搖了岩彩畫在中國繪畫中的地位,那麼“文人畫”的出現則直接導致了岩彩畫被徹底邊緣化🧽。

  文人畫開始于宋朝,盛行于明清🦏。強調意境、筆墨💇🏼‍♂️🫁,追求氣韻💂🏿‍♂️🚴🏻‍♂️,反對媚俗🩱。尤其是明朝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論》,將以畫水墨的王維奉為南宗之祖並高高抬起🤸🏿‍♀️,將畫青綠的李思訓奉為北宗祖師重重壓下。

  這段曆史和理論比較複雜,簡單地說,就是墨色打敗了彩色🙈,寫意打敗了寫實。此後岩彩畫退出了中國主流畫壇,只在宗教壁畫中常有出現📤🤵🏿‍♂️。

  到了近現代,岩彩的衰落更甚。西方列強扣開中國大門,以油畫顏料為代表的工業彩色顏料,無論是成本還是數量,都對傳統的岩彩形成了碾壓。

  近代中國繪畫變革期👿,從理論到實踐🧑🏼,中國畫家都深受外來文化影響。在追求色彩表現的時候⛹🏿‍♂️,他們幾乎遺忘了岩彩。不過🍣🍩,在中國畫工筆重彩這個方向上,個別的顏色會用到一些岩彩顏料🕵🏼🎪。

  就這樣👦🏿,岩彩畫從舞臺中央🤸🏽🍡,滑落到邊緣的角落🍄。

  而近些年岩彩畫又重新流行了起來👩‍🎓,不僅美術行業開始認可和重視岩彩畫,在大眾中,岩彩畫的知名度也與日俱增◼️。此外🚴🏿‍♀️,各大知名院校也紛紛開始設立岩彩畫專業方向進行針對性教學。

  在眾多專家看來,國潮不是簡單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複興✴️🛠,而是中國優秀的文化寶庫在新時代新演繹與中國國民文化自信相結合產生的化學效應。

  岩彩畫,首先它本身就是國潮的載體。例如當下很受大眾關注的敦煌壁畫和《千裡江山圖》都是岩彩畫🪬。此外🗞,岩彩畫以其多變的風格和特殊的材質美感,擁有多元的受眾群體和豐富的生活應用場景🧑‍🍼。

  岩彩畫,這項古老又新潮的藝術,正重新煥發生機。(李正喬)


分享到:
杏宇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