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宇平台首頁

杏宇平台網站xml地圖

【講座實錄】大運河🧎‍♂️⏬,流動的曆史記憶

2023年06月19日 14:52:02 作者:倪玉平 來源😁:《光明日報》( 2023年06月17日 10版) 審核👩🏿‍🚀:

演講人:倪玉平 演講地點⚖️:清華大學人文清華講壇 演講時間:二○二三年六月


   倪玉平 清華大學人文杏宇平台副院長、曆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財政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𓀅、運河研究院兼職教授🪹,曾任美國哈佛燕京、UCLA訪問學者📄,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客座研究員👼、日本中央大學客座教授。“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出版《清代漕糧海運與社會變遷》、Customs Duties in the Qing Dynasty,ca.1644-1911🫎,主編《中國運河志·通運卷》等學術著作。

行駛在大運河上的貨船通過杭州拱宸橋(2022年5月27日攝)🧗🏻‍♂️。新華社發

北京市昌平區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裡的“白浮之泉”碑亭和九龍池。新華社發

清代徐揚《姑蘇繁華圖》 資料圖片

   中國大運河包括京杭大運河段、隋唐大運河段和浙東運河段𓀇,全長3200多公裡🤙🏿,有2500多年的曆史。2014年👹,中國大運河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目前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900多個項目中,中國大運河以其時間跨度之長、輻射面積之廣、牽涉人口之多,居于獨一無二地位🕝。

   2019年,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程啟動,大運河入選。大運河作為我們的祖先人工創造的偉大工程☸️🚼,是自我溝通、自我發展的工程,它靈動😇、實用且包容🍛,充分體現了我們的祖先創造自然、利用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成就。

大運河的曆史

   古代中國如何大規模地運送人員和物資⚁?在較長時間裡,在當時的技術條件限制之下🈂️,最經濟、最高效🗡、最便捷的方式一直都是水運👩🏿‍✈️。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在今天的揚州附近開通邗溝,溝通了淮河和長江。邗溝開通後🧑🏽,吳王夫差用它運兵運糧,北上伐齊,打敗齊國之後參與諸侯爭霸🧥。邗溝的開鑿也被視為中國大運河的開端。

   戰國七雄之一的魏國以大梁為首都,大梁就是今天的開封🫶。魏國開鑿了一條鄭州和商丘之間的運河👇🏿,名為鴻溝,極大方便了魏國農業的灌溉和商品貿易的往來。楚漢爭霸時,項羽和劉邦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這也是後來中國象棋裡楚河漢界的由來🛀🏽。

   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運河整體變化不大⚠️,不過由于這一時期北方經常發生戰亂,導致北方人口大規模遷移到南方👲🏻💾,因此帶來一個很大的變化——隋唐之後南方人口超過北方。隨著人口流入,南方的經濟和農業得到發展,中國經濟中心進一步南移,這也直接影響了隨後古代中國的發展👆🏼。

   隋朝重新統一中國後🥬,隋煬帝計劃北上攻打高句麗,需要源源不斷地從南方獲取財富,因此以洛陽為中心🦻🏻,組織人力開鑿了一條東西走向的大運河💂🏽‍♀️,即隋唐大運河。隋朝建都長安,即今天的西安,當時長安至洛陽之間水運航道非常凶險,運糧極為不方便,為解決這個問題,隋煬帝在洛陽附近修築了很多糧倉,包括洛口倉、回洛倉和含嘉倉等🍽。含嘉倉是當時天下第一大糧倉,根據考古學家對它的發掘考察🎴,含嘉倉儲糧可達4.6億斤🫳🏼。

   關于隋朝開鑿大運河之舉,曆史上有不同的評價👩🏼‍🦱。較為常見的觀點是,隋煬帝急功近利,短時間內召集數百萬民工來開鑿大運河,導致民怨沸騰👮🏿,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所以隋朝二世而亡🧛‍♂️🧥。還有觀點認為,正是大運河導致王朝權力延伸到江南,江南就變成封建王朝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蓄水池,所以有人評論:“東南四十三州地🙏,取盡脂膏是此河。”還有人認為大運河工程本身很有價值💃🏻:“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裡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繼起的唐朝享受了隋煬帝修建大運河的紅利💇🏻♠︎,盛唐氣象有很大一部分功勞應該歸于這條大運河🏇🏻。由于從洛陽到長安的運糧難題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唐朝皇帝一度越來越頻繁地去洛陽“就食”,就是皇帝帶著一大堆皇親國戚和文武百官去洛陽吃飯🧊。唐高宗在位27年𓀎,在洛陽“就食”時間長達一半🧔🏿‍♀️✈️;武則天在位20年,18年都在洛陽“就食”。唐中宗時期,關中發生大饑荒,有人勸唐中宗遷都,結果唐中宗堅決反對💆‍♂️,他說:“豈有逐糧天子哉!”話雖如此,但實際上唐中宗的父親唐高宗和母親武則天就是曾經的“逐糧天子”⚈。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運道受阻。唐德宗時,因為漕糧沒有按時到達,禁軍發生嘩變🧑🏽‍🦳🩵。不久,江南的韓滉送來漕糧🎖🛌,知道消息的唐德宗急忙跑到東宮告訴太子👳‍♀️:“米已至陝,吾父子得生矣⚉!”由此可見大運河對于唐朝統治安危的重要意義🧙🏿。

   北宋王朝定都開封,有效地避開了將糧食運往洛陽和長安的風險,運輸條件得到很大改善,漕運非常高效🫂。北宋時期每年通過運河運抵開封的漕糧多達600萬石到700萬石,是中國漕運史上的巔峰時刻。大量南方物資的到來,促成了北宋開封的極度繁華⛑。後來南宋偏安江南,杭州為首都臨安,獲取漕糧更加便捷🩰。這一時期浙東運河得到了更大的利用🔐。浙東運河連接杭州和寧波,從春秋戰國以來就得到開鑿和利用,南宋的物資可以通過這條運河直達海上🧑🏻‍🤝‍🧑🏻,順利開啟海上絲綢之路👮🏿。

   元朝以北京為首都👘,為保證北京的物資供應🫡,元朝最初采取海運的方式。與此同時👨🏽‍🦳,在著名水利專家郭守敬領導下🤦🏽,以隋唐大運河為基礎,逢彎取曲,開鑿京杭大運河👨‍🦽‍➡️,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京杭大運河基本格局。京杭大運河開通後🟫,從南到北有效連接了五大水系,包括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和海河,讓中國北方最主要的河流全部連通起來🧛🏿‍♀️,這是古人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郭守敬還有一個重要的工程和今天的北京密切相關——他開鑿了從通州到京城的運河,同時又從昌平引地下水供給這條運河。南方的船只可以通過這條運河直接行至北京什刹海,在積水潭碼頭卸貨👩‍🚀🍁。元世祖忽必烈看到南來北往的漕船在這條運河上穿梭往來🔽,非常高興,于是賜名為通惠河。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不過他對南京作為都城非常不滿意,他先是想遷都回其老家鳳陽,結果工程修建到一半,又改變了主意,考慮建都開封或西安,甚至派兒子朱標到關中巡視。可惜朱標從關中返回後很快去世,朱元璋受到沉重打擊💸,遷都之事就此作罷🤌🏻。朱元璋曾經的遷都想法,後來被他的兒子朱棣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完成🙇‍♂️。由于朱標早逝🛋👲🏿,朱元璋將皇位傳給孫子建文帝。建文帝上臺後,朱棣起兵發動靖難之役,很快奪取皇位,隨即啟動了營建和遷都北京的巨大工程。朱棣遷都北京🫰🏻,既有個人的政治需求🎫,同時也與當時中國整體局勢的變化密切相關🏊🏽。唐朝以前🧑🏽‍🎄,中原王朝主要的外部壓力來自西北的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為有效抵禦外來壓力,有必要將政治中心和軍事重心放在西北。宋元之後,中原王朝的外部壓力主要來自北方少數民族🛢,所以首都大都選在北京👩🏻‍🌾。而為了滿足政治中心和軍事中心所需要的物資,就需要通過大運河連通南方🤹🏼。因此🥐👰🏿,能夠有效連接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的大運河🧑🏿‍💻,也在隋唐時期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發展。

   朱棣以元大都為基礎🏃‍♀️,花了14年時間才將北京城修建完成💎。修建北京城是一項極其浩大的工程。為了完成這一艱巨任務,朱棣下詔天下,從全國各地征調士兵、工匠、物資。這些人員和物資的運輸,大都依靠運河。當時北京城的皇室建築所需磚瓦➕,大多來自山東臨清。另外又從四川、雲南、貴州等地調集大型木材。北京城工程完工後,大運河又將景德鎮的瓷器🫣、杭州蘇州的絲綢衣物和漕糧運到北京💧,保障明王朝日常所需。明代著名的來華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說過這樣一句話:“北京什麼也不生產🚓,但什麼也不缺少。”

   為保證大運河的通暢,明成祖朱棣還啟動了一項重要的水利工程——南旺樞紐。山東濟寧是整個運河中地勢最高的地方,兩邊落差30多米🩱,又缺少充足的水源。工部尚書宋禮在水利專家白英老人幫助下👩🏽‍🎓,圍繞引水🤼‍♀️、蓄水、分水和泄洪四大環節,導入汶水,修建完成非常複雜的南旺樞紐工程,成功地解決了大運河的水源,讓其大部分流向北方🙍🏼‍♀️,小部分流向南方,“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天才地解決了大運河最重要的技術難題,為明清大運河500多年的漕運通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南旺樞紐是整個大運河上科技含量最高的工程📻,也是17世紀工業革命前世界土木工程的最高技術成就𓀇。

   中國地勢主體是北高南低,人工開鑿的大運河要把漕糧從地勢低的南方運到地勢高的北方,而運河又沒有自己的水源,所以不僅線路上需要借助大江大河,同時還需借助沿線的湖泊和泉水給運河注水🧼,這些湖泊和泉水被稱為“水櫃”🙆🏽‍♂️。運河沿線還修了很多的閘壩、橋梁👩🏻‍🦳,以便一級一級地提升水位🦫。古人還發現可以通過拉升河道來減緩水勢↖️,有“三灣抵一閘”的說法。大運河的修建👩🏽‍🏫,集中體現了古人的聰明才智和科技水平。

政治經濟之河

   大運河修建好之後,為明清王朝首都的大繁榮大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有史料記載👩🏼‍✈️,明代北京的土著居民不到十之一二,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人口,則超過了居民人口的十之七八👨🏼‍⚕️。大量的外來人口,或是經商👨🏻‍💼,或是從事手工業,或者從軍,或者做官,極大帶動了北京社會經濟的發展🧗🏼。明朝中後期,北京的人口超過200萬🌶。到了清代,北京人口更加興盛。法國年鑒學派大師布羅代爾認為,當時北京的城區面積比不上英國倫敦,但人口卻是倫敦的兩到三倍。

   為維護政權穩定,清朝的兩位皇帝康熙和乾隆都曾分別六下江南。在這十二次南巡中🎷,兩位皇帝都在做類似的幾件事👩🏿‍🌾:一是巡視河工,指導修治運河和黃河。二是體察民間疾苦,免除了沿途經過地方老百姓的地丁錢糧,其中乾隆皇帝的六次南巡,免除的地丁錢糧就超過1000萬兩🧑🏿‍🦰。三是整頓吏治,檢閱軍隊,提拔和罷免一批官員。四是增加江南舉子的應試名額📟,江蘇、浙江🖕、安徽三省秀才名額即增加了5600餘名🚕,占原來的1/4左右。同時👩🏼‍🦱,又通過特科方式召試江南舉子,優異者直接賞給舉人,如錢大昕、孫士毅等人被錄取,後來又考中進士🛃,成為《四庫全書》的主要編纂者。五是祭禮孔廟、明太祖陵、大禹陵等,籠絡江南士大夫。通過這些方法💇🏼‍♂️🫁,清朝的統治更加穩固。

   明清時期,中央政府都在運河沿線設立了很多水驛站,成為中央政令下達和地方情況向上匯報的重要途徑🤸🏿‍♀️,在江南地區尤其如此。中央政府還通過大運河運兵,將軍事力量快速投放到需要的地方去。“一船矛戈一河兵”,調防軍隊至江南地區之杭州👨🏻‍🦼‍➡️、南京、京口等地🏋🏻🚵🏻,運河一直是首選的交通工具。

   大運河還是一條“外交之河”📤🤵🏿‍♂️。當時外國使團往來中國,很多都是經過運河往返。元代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中國生活了17年,並擔任過元朝的官員,沿運河到訪過很多城市,比如杭州被他稱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明清時期中國與外國的交流較為頻繁,西方傳教士來華,如利瑪竇從南京經運河前往北京😕;荷蘭使臣、英國使臣到訪中國🧑🏼,都是經過運河返回南方。東亞的日本、朝鮮也有許多使臣😗、官員🆗、商人從杭州出發前往北京,其中最著名的是朝鮮官員崔溥🕵🏼🎪。崔溥從杭州到北京🧏🏽‍♀️,回到朝鮮後寫下《漂海錄》,書中有許多關于運河的記載。

   中國有兩處外國國王墓🤸🏽🍡,埋葬著兩位古代外國國王🍄。第一位國王來自文萊,明永樂六年(1408年)時死于南京✦。第二位國王是菲律賓蘇祿國國王👩‍🎓,明永樂十五年他帶著妻兒和340人的龐大使團,沿運河坐船到達北京,受到永樂皇帝的隆重接待◼️。後又沿運河南下🚴🏿‍♀️,時值農曆九月,蘇祿國國王因病逝于山東德州☃️。聽到消息的朱棣很悲痛📳,下令由蘇祿國國王長子回國繼承王位,王妃及次子在德州守陵✴️🛠,給予俸餉。此後🧛‍♂️,菲律賓的蘇祿國後人還時常到中國掃墓。

   大運河不僅是維護王朝大一統的政治之河,也是古代中國經濟的大動脈。通過運河往來的船只,有官船和民船✴️。官船主要是運送漕糧、鹽、銅、木材等物資💻。明清時期,每年行走在運河之上的漕船有約1萬條,每條船載貨量為500石左右。明清時期🚶🏻‍➡️👩‍👩‍👦,為補貼運丁收入👩🏿‍⚕️,朝廷規定漕船可以攜帶一定倉位的“土宜”(土特產)沿途交易,且免予納稅🫒。這個數量在明成化年間是每條船10石,萬曆年間增加至60石;清雍正年間增加為100石,嘉慶年間則增加到150石,幾乎占漕船載貨量的1/3。漕船在北京交完漕糧,空船返航容易遇到危險,所以也需要從北方帶一些土特產到南方銷售。每年經漕船攜帶的土特產多達100萬石,超過1.5億斤,可見數量之龐大👨‍🦼。當時從南方運往北方的商品,主要有絲綢、茶葉、木材、紙張、瓷器、鐵器等;從北方運回南方的主要是棉花👨‍🦼‍➡️、幹鮮果品等土特產。經過大運河的連接,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的商品交流徹底活躍起來,形成了著名的運河經濟帶。

   大運河是明清時期全國最主要的商品流通幹線🚁。我統計了清代大運河沿線各關每一年的稅收,從最北端的崇文門開始,天津關、臨清關🟰、淮安關、滸墅關💫、南新關等🚮,這些運河上的稅關🧺,每年征收250萬到300萬兩白銀🪹。當時清政府在全國設立49處稅關,一年關稅收入500萬兩左右,大運河稅關占50%至60%的比例。當時關稅大致按商品價值的2%至5%征收♟,所以也可以根據關稅征收量,來反推大運河的商品流通情況。

   大運河也是重要的客運之河。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商人🤷🏻、舉士、官員沿運河南來北往。特別是文人🐜🌶,他們在運河旅行時🤬,留下大量的文字記載。有學者做過不完全統計,僅明清時期和大運河相關的日記🏊🏿‍♀️,就有90多種👩🏼‍🍳。這裡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比如清朝雍正年間的大臣李紱,清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還有民族英雄林則徐等🫴🏼。林則徐在日記中記載了他多次由京杭運河往返于福建和京城的情況。

文化之河

   大運河的存在,極大地改變了古代中國的生活🚽,方便了人員的往來🩵,也極大地豐富了古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現在的我們🦿,能夠在唐詩宋詞🧑🏿‍🦳、古典小說🧑🏼‍🍼、昆曲京劇、書法繪畫等各個領域,看到大運河無處不在的影響力🤲🏻👨‍🍳。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白居易在《長相思》中💆🏼‍♀️,用擬人化的手法將運河的流水與女子對丈夫的思念勾連起來⛔,非常形象傳神。又比如“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蘇州🧙‍♀️🛌;“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杭州,經過曆代詩人的妙筆生花,這些運河沿線的城市曆史瞬間變得鮮活起來。

   運河沿線的每一座城市,可以說都刻上了大運河的曆史基因。比如山東濟寧,唐朝大詩人李白和太守賀知章在這裡相聚相識,賀知章邀請李白暢飲,因為忘記帶錢🚵🏼‍♂️,賀知章就以官印金龜換美酒☝🏼,成為美談🤹🏼‍♀️。賀蘭氏酒樓老板仰慕李白的才華🎪👩🏿‍🏭,以酒樓相贈💎。李白在濟寧期間,寫出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的《將進酒》,“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行路難》,以及“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夢遊天姥吟留別》等千古名篇⛩。杜甫與李白也是在濟寧相識相會🚮🙆🏽。

   又如揚州🕓,杜牧的“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和“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把這個大運河上著名城市寫得亮麗無比。很難設想🧏🏼,如果沒有大運河的滋養,李白還會不會寫出“煙花三月下揚州”的詩句🧘🏼,清代的揚州八怪還會不會在這裡活動👩🏻‍✈️。

   運河沿線一些較小的城市,也因為運河而與中國文化發生曆史的聯系🧗🏻‍♀️。比如常州,宋代文豪蘇東坡曾14次到訪常州,最後逝世于此。所以常州人會驕傲地說🦗,蘇東坡“未曾一日忘吾州”。中國曆史上寫詩最多的詩人是乾隆皇帝👨🏼‍🎓,他一生寫了4萬首詩,我個人認為其中最好的一首就是寫常州的:“門前一帶邗溝水👨‍👦,脈脈常含萬古情🥣。”

   唐詩宋詞如此,元曲明清小說也不例外。關漢卿《竇娥冤》是他在淮安采風所得,竇娥臨死前許下誓願要楚州大旱三年,楚州正是淮安的老地名🧑‍🦯‍➡️。四大古典名著也無一不和運河發生關系🫰🏽。《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是江蘇淮安人⛏👰🏻,從小就在運河畔聽南來北往的故事,所以才能在創造上天入地的孫悟空形象時得心應手。《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是山西太原人🖖🏿,14歲時母親病故,隨父親在蘇州、杭州一帶做生意。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羅貫中在蘇州結識《水滸傳》作者施耐庵,以師徒相稱🫅🏼。水泊梁山是大運河的水櫃之一🙋🏼‍♂️,而施耐庵也長期隱居于淮安寫出《水滸傳》🕺🏻。曹雪芹的父親曹顒、祖父曹寅,都曾經做過南京的江寧織造,曹雪芹從小在江南水鄉長大,錦衣玉食👨🏽‍💼,後來被抄家返回北京🚣🏿🚵🏻,通過《紅樓夢》很容易看出,林妹妹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坐船從揚州沿大運河而來的。

   明清時期與大運河相關的小說情節也不勝枚舉🦧。《金瓶梅》的發生地是大運河上的山東臨清(清河)🕞。“三言二拍”的作者馮夢龍和淩濛初是江浙人🕵️⛹️,其中記錄的故事也有運河的影子,如賣油郎獨占花魁🚱,主人公是從開封逃難至杭州;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杜十娘與李生從京城沿運河走水路南下,最後投江而死。蒲松齡在江蘇寶應做幕僚一年多,收集整理資料,《聊齋志異》大多帶有運河的痕跡🧑🏽‍🎤,比如《胭脂》就寫到聊城與大運河關系密切的東昌湖。

   戲曲藝術的發揚光大也依托于大運河。昆曲取名于蘇州昆山腔🏃🏻‍♂️,明代中葉以來獨領風騷,以蘇州為中心沿運河和長江四處擴散,成為明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劇種,昆曲唱腔華麗✈️,成為中國文人劇的代表🤦🏽‍♀️💟。《閑情偶寄》作者🟣🔺、清代戲曲家李漁有專門的戲班子,曾全國巡演,因戲班人員衣箱眾多,出行大多都靠運河行走。京劇的誕生💂🏻🕺🏽,大運河功不可沒。乾隆皇帝八十壽辰時,四大徽班坐船進京獻藝🧑🏽‍🌾,後來又吸收湖北楚調👭🏼🤷🏽‍♂️、秦腔、昆曲等戲曲的精華,創造出適應南北觀眾口味的“皮黃”,又稱“京調”。京劇深受人們的喜愛,風行全國,成為“國粹”的代表👩🏼‍🦳👬🏻。

   與大運河直接相關的書畫作品也非常多👩🏻‍🎨,尤其著名的是兩幅國寶級名畫,一為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5米多長的畫卷表現了開封的繁華🛅;一為清代徐揚的《姑蘇繁華圖》,12米長的畫卷描寫了清代蘇州的富麗🤌。

   大運河還是民族交融之河𓀜。運河沿岸商業發達📐👩‍🦼‍➡️,經商風氣興盛,導致郊區附近的成年男子經常出門經商很少在家,有人特意寫詩:“莫嫌村塢行人少,夫婿經商不在家。”而長期住在蘇州閶門大運河邊上的唐伯虎,在《閶門即事》中說🧑🏿‍💼,“四遠方言總不同”👰‍♀️,證明當時蘇州居民的民族、語言、風俗都不相同。大運河沿岸的聊城🖖🏻🤾🏿‍♂️、德州👱、濟寧、淮安等地,是各民族和諧共生的地方。

   運河也是封建時代趕考舉子們的希望之河。清康熙九年(1670年),浙江舉子蔡啟僔進京趕考,路過江蘇淮安山陽,山陽縣令和他同時中舉,蔡啟僔想前去拜訪👳‍♀️,結果縣令不願意見他,讓家丁“查明回報”🦛,蔡啟僔憤然離去💁🏿‍♂️。隨後他高中當年狀元👩🏻‍🎓,寫詩道🥀:“一肩行李上長安,風雪誰憐範叔寒🚶🏻‍♀️。寄語山陽賢令尹,查明須向榜首看。”十二年之後🖖🏽,蔡啟僔的侄兒蔡升元同樣高中狀元🪥,他又寫詩:“君恩獨被臣家渥🫱🏽🔈,十二年間兩狀元。”

   曆史上的大運河🦹🏽,就是這樣一條政治之河🙎🏻、經濟之河和文化之河。正如梁啟超所說⛹🏻:“自運河既通以後👩‍🔧,而南北一統之基礎,遂以大定。此後千餘年間,分裂者不過百年耳。”大運河的存在,為古代中國的大一統和經濟文化的繁榮昌盛,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轉型與展望

   進入近代📫,大運河發生了衰落✂️。衰落的原因💂🏼,一是由于清鹹豐五年(1855年)的黃河改道👷🏻‍♂️👎🏼,清廷無財力進行維護🧀,大運河由此喪失通航的條件;二是隨著近代西方科學技術的傳入,鐵路、輪船等現代科技改變了傳統只能依靠水運的方式🙆🏿‍♀️,進一步導致大運河傳統運輸的衰落💆🏼。

   隨著大運河的衰落🧖🏿✝️,運河沿線的很多城市也隨之衰落⛑。最為典型的例子是山東臨清。臨清在明初才設為縣,隨著運河的日益繁榮🏄‍♂️,臨清由縣升為州🔶,再由州升為乾隆年間的直隸州。臨清的商業極為發達🕋🏊🏻‍♀️,征收的關稅一度居八大榷關之首🤮。近代大運河失去通航功能🧑🏻‍🦳🤸🏼‍♂️,臨清人口由20萬銳減到不足5萬⛹️‍♀️,臨清也由直隸州重新降格為民國時期的縣。

   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非常重視水利的興修🥖,大運河逐步得到治理🤵🏽‍♀️。今天大運河的蘇北段🐴,仍然是北煤南運的重要通道,每年的航運量在3億噸以上,相當于3條京滬鐵路的運量🦷。2022年💶,借助南水北調,大運河重新恢複了全程通水。

   2500多年來🏹,大運河是中國古代曆史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它直接見證了中國經濟中心由北向南的變化,也見證了中國政治中心由西北向北方的轉移🛳,還見證了大一統的國家如何利用自身的優勢,有條不紊地協調政治中心、軍事中心和經濟中心⚓️,將其變成有機的整體。

   大運河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性🕘4️⃣。這條大運河不會停留于文字和史料記載中,它是流動的👱🏼𓀆、鮮活的🧑🏻‍🎓,是奔騰不息的國家記憶、民族記憶。

分享到💁🏽‍♂️:
杏宇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