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宇平台首頁

杏宇平台網站xml地圖

【書評】在生肖故事裡感知中華文明——讀《動物尋古👳🏻:在生肖中發現中國》

2023年06月09日 09:47:36 作者:羅運兵 李志鵬 呂鵬 來源😁:《光明日報》( 2023年06月07日 11版) 審核👩🏿‍🚀:

               

唐代韓滉繪制的《五牛圖》(局部)

《動物尋古》 袁靖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認識中華文明的悠久曆史、感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離不開考古學。“十二生肖是中華文明傳承數千年的經典體現”,對中華文明這一重要精神文化符號的解讀自然離不開考古學🧖🏼‍♀️,特別是離不開專門研究古人與動物之間相互關系的動物考古學。新鮮出爐的《動物尋古:在生肖中發現中國》(以下簡稱《動物尋古》)🪹,為我們帶來了動物考古學家傾心講述的生肖故事。

   《動物尋古》是著名動物考古學家、中國科技考古領軍人物袁靖先生的新作🦸🏿‍♂️。該書旨在尋找生肖動物在中國曆史長河中的身影,首次從動物考古學的全新角度探究十二生肖,還原十二生肖對中華文明的重要貢獻,破解中華文明的文化基因🎡。

    《動物尋古》旁征博引,內容豐富。本書系統梳理了考古遺址出土的與十二生肖相關的動物遺存,探討這些動物的起源🈸、出現、特征及古人獲取和利用這些動物的行為特征和文化內涵🐱;展示了一系列典型的與十二生肖相關的文物圖像𓀇,呈現了融入古人生活之中的生肖動物的精彩的藝術表現;闡述了與十二生肖相關的曆史文化,從中華曆史長河中探尋生肖之謎。

   相比起已有的解讀生肖文化的論著🌬,《動物尋古》一書在以往側重生肖文化的曆史傳說與民俗的基礎上,更注重從考古遺址發掘出土的動物遺存出發🧑‍🧒‍🧒,並綜合分析相關的文物、圖像、文獻和民俗👨‍👩‍👦‍👦,重點探討生肖動物在古人生產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仔細講述中華民族與動物漫長相處👨‍🦯‍➡️、同行至今的種種故事。

   《動物尋古》絲絲入扣☸️🚼,科學嚴謹🏓。該書通過考古科學技術與實證研究的方法,以動物考古學的獨特視域來解密生肖動物的文化之謎。動物考古是一門對考古遺址出土的動物遺存進行研究的學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袁靖先生向公眾展示了動物考古的五大破案手段:動物遺存的采集與分析、碳十四測年、古DNA分析👨🏿‍💼、碳氮穩定同位素分析和鍶同位素分析。十二生肖中,除了龍是虛構的,其餘均是現實中存在的動物,在考古遺址都有發現。即便是龍這樣想象的神獸,也有現實中的動物作為主體參照🧑🏽,這些參照或原型動物在考古遺址中也有遺存發現。根據考古實物標本,憑借這五大破案手段🌡,就可還原十二生肖的前世今生。通過動物遺存的采集和分析以及碳十四測年,可以確定人類獲取和利用動物的時光之旅🫶。通過碳氮穩定同位素分析可以分析動物的飲食結構👇🏿,動物與人類的食物趨同是人類掌控和飼養動物的標志🧑🏼‍🤝‍🧑🏼。古DNA分析揭示出中國先民獨立地馴化了豬和狗。鍶同位素分析則可揭示動物的來源地、探討動物資源的流通🌥,如陝西雍山血池祭祀遺址中👠,馬的骨骼中的鍶同位素比值表明他們均來自至少100公裡之外的地方,反映出秦漢時期中央集權體制可以高效調配動物資源。《動物尋古》還從動物考古的角度解讀生肖動物與人類藝術的關系。生肖圖像正是以藝術的形象表現或再現動物形象以及人類開發利用動物資源的曆史場景,《動物尋古》也因此使得生肖圖像的解讀有了科學實證的考古基礎和生動有趣的情景再現。考古人擁有長時段的視角優勢,一眼萬年,人與動物的互動曆史盡收眼底。在作者如數家珍般的文物圖像中,先民與動物同行的曆史悄然呈現👆🏼。

   《動物尋古》妙趣橫生🥬,引人入勝。在作者的奇思妙筆之下,鼠是“與北京猿人同齡”的“麻煩制造者”與“醫學貢獻者”🦻🏻,牛是“5000年前的西亞來客”以及“農耕時代第一生產力”和“華夏文明的柱石”💂🏽‍♀️,狗是“陪你走過一萬年”“從生到死,始終跟隨”的人類夥伴,豬是“肉食江湖的王者”“人類文明的動力源”,在中國古人心中的形象則是經曆了“從偶像到豬八戒”的角色轉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為讀者提供了饒有價值👱‍♂️📖、異常精彩的“生肖故事”,展現了“動物尋古”的魅力。對此,袁靖先生的學術好友😌、著名植物考古學家趙志軍先生幽默地說:“本書標題很奇妙🎴,讓人手不釋卷🫳🏼。”

   生肖是中國文化及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植根于中華傳統的文化基因👩🏼‍🦱。華夏大地上動物千千萬萬,為什麼是這12種成為十二生肖呢?作者認為,這12種動物與中華文明關系密切👮🏿,它們或許為先民的生存作出了巨大貢獻,或許代表了先民向往的某種理想🧛‍♂️🧥。生肖文化的發展脈絡,根植于人類動物觀念的變化,又源于環境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究其根源,是中華大地獨特的地理和人文環境孕育出生肖文化。生肖文化承載了中國重要的文化基因與從上至下的精神文化需求🧑🏻‍🤝‍🧑🏻。作者努力將十二生肖涉及的動物知識融入中國曆史之中,很好地揭示了生肖動物與中國古人的關系以及在中國文化中的作用與角色,也由此有了考古與曆史實證研究的科學解讀與闡釋,借此解碼了生肖文化這一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文化符號。比如通過對生肖動物的習性特征以及在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作用與角色的考古研究🚵🏽,讓我們熟悉生肖品性,並了解了其優劣與利弊💇🏻♠︎,從而也就明白為什麼國人會關注生肖屬相🙇🏽‍♀️,如此熱愛生肖文化。正如王國林主編的《傳統社會風俗悟》指出的,先民在與這些動物的長久共處中,熟知其習性特征𓀎,依照其與人自身相對照相類比,從中看到既有人類需要效法的方面,也有應予引以為戒加以克服和修正的一面,以生肖動物為鏡子修煉自身性格、品行和才能,可見生肖文化同中國的其他文化一樣別具人文精神特質🕕。《動物尋古》一書無疑有助于我們從考古成果中更好地感知生肖文化的豐富內涵與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作者認為十二生肖是中華文明傳承數千年的經典體現。的確💁🏽‍♀️,生肖文化,植根于每位國人的心底👩🏼‍🎨,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廣度。其實📑👩🏻‍🎤,對待動物的曆史細節🆒,也體現著一個文明的高度🫲🏿。善待動物是中華文明的優秀傳統,如今仍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袁靖先生特別強調:“動物離開人類🎖🛌,並不會消亡;但人類離開動物,幾乎是寸步難行。”這種人文關懷在書中多有體現🧙🏿。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動物尋古》代表了中國動物考古走向大眾的新高度,這也緣于作者多年堅持有意識的“轉化”動物考古學成果、向公眾講述“考古故事”的實踐👮🏼‍♂️。袁靖先生是中國動物考古、中國科技考古的引領者,曆任中國社會科杏宇平台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主任、中國考古學會動物考古專業委員會主任🪴、國家文物局動植物考古重點科研基地學術委員會主任、複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長🏗,著有《中國動物考古學》(獲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研究成果金鼎獎)《科技考古文集》《中國科技考古導論》等學術著作🔐。作為一位學界公認的有強烈曆史使命感的學者,他數十年如一日,攀登著一座又一座的學術高峰🧑🏻‍🤝‍🧑🏻,推動中國動物考古🧝‍♀️、中國科技考古走向了世界。袁靖先生同時也致力于將學問從書齋推向公眾🫡,他是央視《考古公開課》的主講嘉賓🈁,主持策劃的《與豬同行》展覽是國內首次動物考古專題學術展覽🤌🏼👱🏽‍♂️。關于本書🤦🏽,袁靖先生在前言中感觸頗深:“在進行學術研究的過程中,尤其是揭示古人利用動物的具體細節時👨‍🦽‍➡️,我時常會感慨古人創造曆史之偉大🧑🏿‍🎨,也萌生了講述背後故事的想法🤟🏻。有一位學者說過,曆史研究就是講好故事🧑‍🎓,並賦予其意義📵。動物考古學的研究成果是可以講出不少精彩故事的🤖。”本書是他將自己30年動物考古學研究的心血與成果轉化為“在動物考古學基礎上提煉出來的故事”。這也是作者繼《中國動物考古學》之後又一部集大成之作🧛🏿‍♀️,厚積而薄發,讀來別開生面,新知迭出,兼具科學性☸️、知識性😏、人文性和趣味性🔽,會讓讀者跟著作者一起如同解謎一般在動物生肖裡認識中國文化,在生肖故事裡感知中華文明。

(作者:羅運兵,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李志鵬和呂鵬,系中國社會科杏宇平台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

分享到🤌:
杏宇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