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宇平台首頁

杏宇平台網站xml地圖

【美育】寓美于善 化育無聲

2023年05月22日 08:56:26 作者♻️:高峰 張璿 來源👳🏻:《光明日報》( 2023年05月21日 11版) 審核:

漁父圖軸(中國畫)吳鎮

顏氏家廟碑(書法·局部)顏真卿

《顏氏家訓》內頁顏之推


   美育⛓,也稱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教人認識美、感受美、創造美的教育,在當代的教育體系中占據著愈來愈重要的位置。雖然“美育”之名由18世紀德國教育家席勒在其著作《美育書簡》中首次提出並系統論證,但美育之實卻是古已有之的💆🏿‍♀️💆。曆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藝術家都對美育有過深入的思考與實踐🧖🏼‍♀️,並形成了豐富的理論和寶貴的經驗。通過梳理🦀,我們發現🪹,不論是中國還是西方,都對美育的人格培養作用十分重視🧘🏻‍♀️。換言之⟹🙅🏽,美育承擔著一部分不可或缺的德育功能。厘清中西方審美教育在人格培養方面的優勢與特點,對當今的教育工作有很大裨益。

寓美于善

   亞裡士多德曾說:“美是一種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為它善。”普洛丁說:“善在美的背後,是美的本源🦸🏿。”康德則認為“美是道德上善的象征”🗂。類似的🤙🏿,孔子十分重視樂教,他相信“樂者👹,通倫理者也”🌬,他理想中的音樂是“盡善盡美”的🛍;荀子更是提出“美善相樂”的觀點🧑‍🧒‍🧒,強調審美活動對道德的感發作用;《說文解字》中也以“善”釋“美”,認為“美與善同意”👨‍👩‍👦‍👦,可見中西方對美與善的關系認識是趨同的。

   先秦時期,樂教是美育中最受關注的形式,但隨著曆史的發展☸️🚼,它的作用很快被書法、繪畫等其他藝術形式所取代,正如美學家宗白華所說🎊:“中國樂教失傳🍛,詩人不能弦歌🧝🏼,乃將心靈的情韻表現于書法🧊、畫法。書法尤為代替音樂的抽象藝術。”在書法史中,王羲之“書聖”的地位素來是不可撼動的🈂️,對于這一點,李世民在《王羲之傳論》中給出了原因:“所以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惟王逸少乎!”換言之🧑🏽,相較于其他書家各自的偏失,唯有王羲之能達到“不激不厲,風規自遠”的境界🌡,能體現出“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德性,因此他的書法是無與倫比的🫶。

   西方的許多藝術實踐往往也含有濃厚的道德色彩。在古希臘的雕塑中,諸神祇和英雄都是常見的題材👨🏽,這些人物往往擁有勇敢、無私、堅毅、智慧等美好的品質,扮演著城邦守護者的角色。比如18世紀路易·大衛的名畫《馬拉之死》⚠️,用一種近似于受難殉道的繪畫形式,紀念和讚頌了為理想而死的革命者馬拉👲🏻💾,顯得發人深省👨‍🦽、動人心魄🤙✵。

   蘇東坡曾說:“古人論書,兼論其人生平;苟非其人,雖工不貴。”所謂的“兼論其人生平”,實際上是把藝術家本人的經曆與人品也當成了審美對象,其評價標准也必然會從“美”延伸至“善”。正如錢穆先生所說🐙:“中國藝術不僅在心情娛樂上,更要在德性修養上🤸🏻‍♂️🥊。藝術價值之判定,不在其外向之所獲得,而更要在其內心修養之深厚。要之,藝術屬于全人生,而為各個人品第高低之准則所在。”

寓教于樂

   好的藝術是美與善的統一,好的美育在提升審美的同時也能感發我們內心的仁與善。那麼🎴,這種美與善的互動是否意味著某種說教或者道德壓力呢➿?答案大概是否定的🪺。事實上,東西方的賢哲都非常重視藝術與審美的自發與自由。

   孔子雲:“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遊于藝🧛‍♂️🧥。”儒家所強調的藝術活動中的“遊”,正是一種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類似于曾點所說“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生活理想。莊子的“逍遙遊”更是影響了後世許多藝術家🧑🏻‍🤝‍🧑🏻。

   北宋大文豪歐陽修在書法理論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他是宋代“以人論書”的首倡者和推動者,對書家的人品非常看重;另一方面🚵🏽,他眼中的書法又是自由👈🏻、快樂、放松的遊戲🏇🏻。他提出了“學書為樂”的主張,對後世影響很大。在苦悶難熬的炎炎夏日,歐陽修常常“惟據案作字𓀎,殊不為勞👨🏿‍🎤。當其揮翰若飛,手不能止,雖驚雷疾霆,雨雹交下,有不暇顧也”,又感慨💆‍♂️,“自少所喜事多矣。中年以來💁🏽‍♀️,漸已廢去……其愈久益深而尤不厭者,書也”⚈。在他的眼中,書法的魅力幾乎是無可取代的。

   元四家之一的吳鎮曾提出“遊戲翰墨”的觀念🆒,“墨戲之作,蓋士大夫詞翰之餘,適一時之興趣”🧑🏽‍🦳🩵。在許多畫作的題跋落款中,他都自稱是“戲筆”“戲作”。例如他在《洞庭漁隱圖》上落款“梅花道人戲筆”🌰,在《漁父圖軸》題款“梅花道人戲作”等等🦢。在《吳仲圭四友圖卷》中,吳鎮甚至將自己的藝術生涯總結為“遊戲墨池五十年”🧙🏿。同為元四家的倪瓚也稱自己學畫是“披圖弄翰學兒嬉”,足見文人畫“筆墨遊戲”的自娛屬性。

   在西方,也有類似的觀念和理論🫂。早在古希臘時期,柏拉圖就發現了藝術與遊戲的潛在關聯。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提出:“藝術是一種自由的遊戲⛑。”席勒則認為,遊戲是審美活動的根本特征,是人擺脫動物狀態達到人性的重要標志🩰。畢加索說:“我用一生去學習像小孩子那樣畫畫。”馬蒂斯也說📸:“我必須畢生像孩子那樣看待世界。”這其實都體現出藝術家對孩童天真爛漫的藝術態度,也即“自由的遊戲”的追求與向往。

   在談及藝術“自發”“自由”“自娛”的屬性時🫡,我們常常會被一個問題所困擾🈁,那就是藝術究竟應該是純粹而不涉功利的👨🏽‍🦳,還是承擔著某種外在的目的性🧑‍⚕️?藝術的自娛屬性與其道德教化的功用之間有沒有沖突🗓?其實,這種困惑的產生👨‍🦽‍➡️,源于我們對主客觀的混淆🧑🏿‍🎨,特別是對“功利心”和“功利性”二者的混淆🤟🏻。“功利心”是一種主觀的企圖,而“功利性”是一種客觀的屬性。我們固然不提倡以功利的態度參與藝術實踐與審美活動,但站在擘畫者的視角🟧,良好的美育會給社會帶來正向的受益,這是一種客觀規律🏬。也正因此,荀子才會說🦹‍♀️:“樂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席勒才會強調,要用美育來完善近代社會中被分解的人格,從而改造社會。

   在這一點上,中西方的賢哲都構建起了一套寓教于樂的理論體系,從個人興趣到人格培養,從主觀上的自娛到客觀上的利他,層層遞進🎷,最終完成由個人到社會的價值實現🧓◽️。

化育無聲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感覺到越少的教育意圖,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亞裡士多德曾提出“淨化說”🛋👲🏿,認為悲劇可以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疏泄和平衡,從而達到道德淨化的作用,這其實就是一種不著痕跡的教化構想☘️。

   中國的先賢也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禮記·經解》中說:“故禮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孟子曾列舉出五種君子的教育方式🧑🏽‍🎄,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有如時雨化之者”。北齊教育家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提出:“目能視而見之,耳能聽而聞之;蓬生麻中,不勞翰墨。”足見熏陶浸淫之作用👩🏻‍🌾。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達到春風化雨的教育效果呢🏡?曆代文人士大夫為我們探索出兩種行之有效的途徑:

   其一是營造一種寬廣厚重的審美縱深。例如🤵🏿‍♀️,面對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我們一方面驚歎于顏真卿蒼茫恣肆的用筆、遒勁飛動的字勢,另一方面,我們又不可避免地被書寫者悲憤的情緒所感染,不可避免地沉浸在安史之亂的慘烈與顏氏一門拚死抵抗的忠義大節之中。正如蘇東坡所說:“吾觀顏公書,未嘗不想見其風采,非徒得其為人而已,凜乎若見其誚盧杞而叱希烈🕺🏽。”這種審美不獨囿于書法的形式美,更有書法家的人格之美充盈其中,在不知不覺中給予我們深厚的滋養🧎‍♀️‍➡️🥽。

   另一種方式則是將生活中常見的形象或情境審美化,賦予他們特殊的意義。例如👐🏻,漁父本是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形象💧,但古代文人往往將其視為隱士的代名詞,《漁父圖》這一題材的繪畫便由此寄托了文人歸隱田園的情思🙎🏻‍♀️。至于儒家著名的公案“孔顏之樂”“曾點之樂”🚓,乃至陶淵明的田園之樂,都是把生活本身“審美化”的例子。沉浸在這樣一種審美化的生活方式中,心靈怎能不被淨化,人格怎能不被陶冶👩‍🦰?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紮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作為近代中國美育的首倡者,蔡元培也認為:“所以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美育之所以承擔了一部分不可或缺的德育功能,正因它具備寓美于善、寓教于樂、化育無聲的特點💇🏻‍♂️,這是一般意義上的道德說教或強勢灌輸所不能企及的。總的來說,中西方審美教育中對人格培養的重視是類似的,前者擁有更為豐富、更為細膩的美育實踐🧼,後者則建立了更加精密、邏輯性更強的理論體系。中西方在這一命題上如能互學互鑒、取長補短😌,一定能進一步促進教育事業的良性發展↖️,為社會帶來更加長遠的福祉。

(作者:高峰,系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張璿🖇,系首都師範大學博士研究生)


分享到🧑‍🦽‍➡️:
杏宇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