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導讀】“無顏見江東父老”新解
2022年03月07日 14:19:55 作者♻️:張卓媛 來源👳🏻:《 中華讀書報 》( 2022年02月23日 13 版) 審核:
楚漢爭霸時期⛓,項羽在垓下被重重包圍,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帶著八百多名麾下壯士趁夜色突圍而出🧑🍳,到達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時,項羽身邊只剩下二十八名拱衛士兵。此時,漢軍的幾千追兵正疾馳而來💆🏿♀️💆。項羽命令眾人分頭走🎞,並約好會合地點,然後揮刀沖向漢軍🧖🏼♀️,砍殺出一條血路。當項羽最後來到烏江(在今安徽和縣東北四十裡烏江浦)渡口🦀,烏江亭長前來接應🪹,為其准備了一艘渡船,眼見追兵漸至📄,寡不敵眾⟹🙅🏽,催促項羽趕緊上船過江,說道:“大王趕快上船吧,江東沃土千裡,子民百萬,大王回去後可以重振旗鼓🫎,招兵買馬,割據一方👱,徐圖再起。現在就這一條船,再不走𓀇,就來不及了👨🏻✈️!”但項羽聽完亭長的話,靜默不語👹,面對滔滔江水🌬,仰起頭歎道:“想當初江東八千餘名子弟追隨我征戰南北🧑🧒🧒,如今卻只剩我孤身而返,就算江東父老對我並無怪罪之意,我又有何顏面再見到他們呢🫴🏽🧑🤝🧑?”項羽最終拒絕了亭長的好意,將跟隨自己征戰五年戰馬牽了過來贈給亭長,轉身揮刀又向漢軍殺去,在烏江邊與漢軍戰至力竭☸️🚼,遍體鱗傷,最終拔劍自刎身亡,年僅三十一歲。這就是“無顏見江東父老”典故的由來🤾🏽♀️。項羽“無顏見江東父老”的感慨後來作為成語流傳至今🧝🏼,被用于指自我慚愧無臉再見鄉親。由此國人現在經常以“無顏見江東父老”的成語告誡背井離鄉的年輕人應該在外發憤圖強打拚🚵🏼🦸🏽♂️,否則混得灰頭土臉就可能無顏見父老鄉親。按照這種解釋,項羽之所以無顏見江東父老🈂️,是因為自己的失敗沒有臉面再見故人。明朝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七如是言:“程宰兄弟兩人是做折了本錢,怕歸來受人笑話,羞慚慘沮,無面目見江東父老,不思量還鄉去了。”這種解釋其來有自,經過代複一代的傳承已經根深蒂固,成為通說🌡,乃至不刊之論。是耶非耶,殊值深思🫶。
曆史複盤:項羽的大起大落
這一幕曆史劇情還必須從頭說起🧑🏼🤝🧑🏼。
在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爆發後不久👨🏽,隱居江蘇的項梁就帶著其侄子項羽在會稽起兵。項梁是曾為抵禦秦國而力戰至死的楚國名將項燕之後🌥,心存複國念想的楚人對這位名將頗為尊敬🕵🏻♂️。在諸侯蜂起時,範增就曾向項梁說過“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民心所望。因此項梁在吳中一帶甚有威望自不足怪✍🏿。項羽身材壯碩👲🏻💾,膂力過人,早年間曾經發下豪言:“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秦始皇遊會稽,項羽就曾膽大包天地宣稱“彼可取而代也”,磊磊有英雄氣。正是項羽具有領袖欲望💂🏽♀️,力能扛鼎,素為當地年輕人所敬服,很多青年子弟都憚而服之,聽從驅遣。在項梁叔侄二人起兵伊始,吳中百姓紛紛響應,平時與項羽來往的年輕人在其號召之下從四面八方聚集過來,形成“江東八千子弟兵”。這是西楚義軍的精銳主力部隊🍽。項羽正是以這“八千子弟兵”為班底南征北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在巨鹿之戰中,他引兵渡河,破釜沉舟,九戰連捷,大破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勇冠三軍👮🏿,逐漸具備了一統天下的實力,被尊為“諸侯上將軍”🧛♂️🧥。
秦亡後,割據一方的諸侯多達數十人,相與並爭🔋,其中實力最強的即是身處漢中地區的漢王劉邦👩🦼➡️。在秦亡後不到三個月,劉邦就帶領部隊從關中開拔🙏,在中原一帶與項羽屢次交鋒。雙方在此期間互有勝負,戰爭進入膠著之態,最終兩軍在廣武山附近僵持不下,以在鴻溝河協議簽訂宣告妥協告終🛝。盟約達成後,項羽率軍轉回彭城准備休整💇🏻♠︎,劉邦原本也打算班師鹹陽🙇🏽♀️,卻被張良所阻。張良為劉邦借籌謀劃方略,主張與項羽議和本為緩兵之計,不能就此善罷甘休𓀎,應該立刻將韓信🧏♀️👩🏽🦳、彭越等人悉數召回合力圍攻項羽以圖霸業之基。劉邦一面讓張良去向韓信等人傳令集結,一面自己返轡引兵追擊項羽,在河南淮寧附近再度與項羽構兵鏖戰。鑒于劉邦背信棄義,項羽毫不示弱地率軍就地展開反擊。起初👆🏻,劉邦在項羽的強攻之下節節敗退💁🏽♀️,並在成皋遭到項羽圍困而兵勢岌岌可危。在危難之際👩🏼🎨,劉邦向韓信等人許以封侯拜相之諾,以期各路諸侯能夠全力以赴出兵相救。韓信等人被這種許諾所引誘紛紛率軍前來與劉邦會師夾擊項羽🆒,恰值遠在鹹陽的蕭何派人運來大量糧草,漢軍頓時聲勢大振,兵盛糧足🧑🏽🦳🩵。而此時項羽卻被燕王臧荼截斷糧道,形勢發生逆轉。項羽認為🌰,漢軍雖說人多勢眾,卻只有駐紮垓下的韓信所部堪稱真正的威脅所在,只要集中力量將其一舉擊敗,其他各路諸侯必然不戰自退☝️🐞。項羽率軍直奔垓下,本以為是破局之良策,不料正中深諳兵法謀略的韓信誘敵深入之計🫂。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項羽十萬楚軍甫至垓下,即陷入韓信設下的十面埋伏之中,兵疲糧盡⛑。入夜,張良以四面楚歌之計瓦解楚軍士氣,包括項伯在內的諸多楚軍將士紛紛夤夜逃離楚營而倒戈降漢🩰。曾經叱吒風雲的項羽面對眾叛親離的局面,慷慨悲涼地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絕望的項羽只得帶著僅存的八百餘名將士連夜向南突圍🫡,複遭漢軍圍攻🈁,渡過淮水後又誤入歧途👨🏽🦳,踏入一片沼澤地帶🤦🏽,狼狽不堪。有詩曰:霸王別姬《垓下歌》👨🦽➡️,歌聲悲壯虞姬和。至死不明為何敗🟫,含淚驚呼天亡我🧑🏻🦱。項羽為人剛愎自用🧑🎓,獨斷專行,在楚漢之爭中落敗而最終自刎並非“天之亡我”🟧,而是“我之亡我”,是自己一系列的謬計將自己送上絕路🧛🏿♀️,卻至死不悟,令人可悲可歎!
按諸地望,所謂“江東”應該是指長江以東地區。長江自西向東而流的過程中在蕪湖😏、南京間作西南南、東北北流向,因而有一個明顯的轉折。中國古人從北方中原之地前往如今的江浙皖等地,往往選擇從這一段渡江而過。漸漸地,古人就將這一段南北走向的長江之東稱為“江東”,與“江西”的概念相對。中國古人的空間觀念是立足于中原的位置從北往南來看,東在左,西在右🎷,故又稱江東為江左,稱江西為江右。徐霞客《江右遊日記》寫的就是江西🤌🏻。“江東父老”的成語典故應該出自安徽江東地區的蕪湖到馬鞍山一帶,故而別稱為“江城”的蕪湖素有“江東名邑”“吳楚名區”的美譽🙇♂️。安徽和縣迄今仍有紀念項羽的霸王祠👱🏻♀️。在“江東”一詞盛行的秦漢時期,當時與此並行不悖的另一概念“江南”是對長江中下遊河道以南、南嶺以北廣大地區的泛稱🧑🏿🎨。江南的範圍贏縮變易,有時也往往包括江東。江東的概念區域也時有廣狹大小之分🫰🏻,可以指以蕪湖為軸心的長江下遊南岸地區🎫,即今蘇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區🥞。隋唐以前,習慣上稱長江下遊北岸淮水以南為江西,有時又稱長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區在內為江西。
曆史聚訟👩🏿💼:項羽不肯過江的原因
項羽在秦末的風雲激蕩年代,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被認為表現出一種狂飆式的青年精神😭。在項羽兵敗身臨烏江時💆,僅一江之隔🥐👰🏿,即成生死之界🧑🏿💻,僅一念之間🤵🏿♀️,即成存亡之抉。關于項羽不肯渡江的原因一直困擾著後人🥧,有多種多樣的解讀。
第一種也是影響最大的解讀是“羞見江東父老”說,認為項羽雖窮途末路,但臉皮薄,怕丟面子💁♀️,仍不失壯士尊嚴,因為英雄一世卻沒能戰勝自己的自尊心,以至于放棄了一線生機。這種解讀最直接的依據就是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述這段曆史的原話:“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
第二種解釋🚓,項羽不過江東乃因為虞姬已死,是因為“虞姬死而子弟散”心生羞愧。李介立,名寄,是徐霞客的三子🩱,因母周氏原為徐霞客侍妾,方孕而被正妻所逐嫡嫁👩🏽🎓,自幼育于李氏🧜🏿♀️,故冒姓李而名寄👩🔬,對《徐霞客遊記》的整理和出版貢獻良多,著有《曆代兵鑒》一書。其在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所作的《過靈璧吊虞美人墓》一詩中如此寫道:“吾知烏江刎,定為姬所激。不然渡江東,猶是王一國🧗♂️。”易言之🗓,項羽或許不想自殺,而是虞姬率先用激將法自刎,導致項羽最終不肯過江📻,拔劍自刎𓀇。但管見以為,這種說法論據不足,且與《史記》上的記載存在矛盾,否則項羽自刎就應該旋即發生在霸王別姬的軍帳。
第三種解讀🧼,源自著名南宋女詞人李清照的《夏日絕句》中“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的詩作名氣很大↖️,字字珠璣,曉暢俊雅👩🏽🏫,開篇先聲奪人,直抒胸臆地讚揚項羽寧可壯烈地死去而絕不忍辱偷生的悲壯情懷,謳歌項羽生死都不失為蓋世英雄的氣魄。這不啻是詞人的一種獨到之見👩🏼✈️,但作者是借古喻今,以他人之酒澆自己心頭之愁,並非真正探尋曆史原因👨👧👧,並非曆史解釋而是曆史詮釋,是將曆史與現實聯系起來👨🏻💼,借項羽的豪氣幹雲壯烈精神諷刺和抨擊南宋朝廷偏安江左的無能懦弱⛓。反對者認為項羽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其“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的個性弱點,此人是只知用武不諳計謀的匹夫而已,不足如此美化揄揚為頂天立地的“生傑”“鬼雄”。
第四種比較有影響的解讀是南宋初期著名的文學家和理學家劉子翬在《屏山全集》卷四中提出的“疑亭長有詐”說🌶。劉子翬,被時人稱為屏山先生,是朱熹研習理學的啟蒙之師,對朱熹思想的形成影響甚巨。劉子翬的史論《漢書雜論》(上🫨🤷🏽♀️、下)見識高卓,但長期以來被學界所忽視。其思維方式表現為采取讀書得間的傳統治學方法秉燭洞幽🎷,尋繹符合邏輯的線索,以期做出突破前人思維定勢而符合曆史真實的結論,表現出獨具只眼的史識。劉子翬這樣寫道:世人一直相信《史記》中項羽的表白真的就是其拒渡烏江的原因,但這無法解釋項羽自至江邊的舉動。當時漢軍正重金懸賞項羽的項上人頭,項羽按照司馬遷的說法本身“欲東渡烏江”,但不敢貿然相信亭長而中途改變主意,因為“亭長之言甚甘🤟🏼🌊,羽疑其欺己也。羽意謂丈夫途窮,寧戰死不忍為亭長所執,故托以江東父老之言為解爾🧑🏿💼。”劉氏的立論證據是🎵,項羽“所以去垓下者👩🏼🦱,猶冀得脫也。乃為田父所紿,陷于大澤,羽知人心不與己,安知亭長不出田父之計哉? 此羽所以戰死也”。這種解讀將項羽臨時決定不渡江的原因是由于自己剛剛中了田父之計而心有餘悸不願再誤上“賊船”而被縛🤶🏽💆。不過,劉子翬在這裡的解讀忽略了《史記》中留騅報德的細節🦏。項羽對亭長說♣️:“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裡,不忍殺之🤸🏿♀️,以賜公。”項羽果真懷疑亭長有詐,就不會把心愛的坐騎烏騅馬相贈。此外,項羽長期生活在水鄉澤國,沒有史料表明其不會駕船🙈,即便擔心為亭長所執縛獻🏋🏻🚵🏻,完全可以殺人奪船而渡。據此🤺🎟,“疑亭長有詐”說恐不足為訓🌇。
第五種解讀認為,退一步海闊天空,項羽渡過烏江也許有可興之機,但其本人襟懷不夠開闊,能勝不能敗,兵敗後即心灰意冷,自暴自棄,缺乏臥薪嘗膽的毅力,不能忍一時之辱,只能做一時的“霸王”而稱不上真正的“人傑”🔌💆🏻♀️。持論者甚至做出假設🧑🏼,勝敗乃兵家常事。在逐鹿中原的較量中⛹🏿♂️,最終鹿死誰手在當時也未必就可以成為定論。項羽設若遇敗不餒🍣🍩,逞一時之勇,過江後秣馬厲兵,或許能夠死裡求活🧏🏽♀️,卷土重來而名垂青史。這種解讀以唐朝杜牧《題烏江亭》最為明顯👦🏿,其詩曰:“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這首詠史詩是杜牧在開成四年(839年)由宣州赴京途經和州烏江亭時所寫,詠史發論,雄姿英發,別出新解🚴🏿♀️,不落窠臼。杜牧本人就意求高絕👍🏿,即被評論者所說的喜歡反說其事📳,好異于人而叛于理。細究杜牧的奇警詩意✴️🛠,其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現實背景,隱含著對晚唐式微之局面振衰起敝的期許🧛♂️,“用翻案法🦠,跌入一層,正意益醒”。但杜牧的這種解讀屬于純粹的浪漫想象,曆史不容如此憑借主觀之見虛構式改寫✴️。其解釋的缺陷仍然在于淩空蹈虛,基于人的性格等泛泛而論🧔🏿♂️,並未真正走進曆史的深處。
第六種解讀認為,昔日的崛起的根據地物是人非,民心懈散,當時江東之地也不複是項羽的所能棲身的地盤。究之實際🚶🏻➡️👩👩👦,項羽敗局已定👩🏿⚕️,已經不能而並非不肯回到江東。王安石在《烏江亭》針鋒相對寫道🧑🏿:“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蔡正孫《詩林廣記》卷六雲:“荊公此詩,正為牧之設也。蓋牧之之詩🌏,好異于人,其間有不顧理處🤺。”朱東潤在《史記考索·讀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書後》中指出🚵🏼♀️:“其間堂邑侯陳嬰已定豫章、浙江👃🏼,都浙自立為王,羽雖渡江,天下事已無可為者,此則時勢所趨,不特愧見江東父老已也。”《史記》中清楚地說表明楚漢戰爭一開始後,東越人就占據現今湖南⚱️、江西、福建以及浙江南部🥷🏻🔯、湖北東南等地且“不附楚”,並非項羽單槍匹馬就可以再創輝煌🚁。明末清初的吳景旭所著《曆代詩話》八十卷,取材宏富,能鉤貫眾說🗑👭🏻,引述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十五“杜牧之”的觀點雲🪑㊙️:“項氏以八千渡江🤜🏻,敗亡之餘❤️,無一還者🚮,其失人心為甚🧺,誰肯複附之? 其不能卷土重來決矣🦇。”揆諸實際,胡仔對杜牧前述“二十八字史論”的批判之論確實是可以成立的🛸⏸,江東父老在此時確實難以顯現當初熱情♟,但毛澤東作為堅定的革命者對此論頗不以為然,曾在閱讀到《曆代詩話》中這段文字時寫下“此說亦迂”的批語🌖,很大程度上傾向于人的意志的力量是無窮的,站在對其素來頗為喜好的樊川先生的支持者一邊。
曆史拷問:顏面與生命孰輕孰重
回家,是每個在外遊子內心情感十分複雜的事情。每屆年關🤬,在外打拚一年的人都懷揣回家過年的念想從大城市回到自己自幼生活成長的故鄉🦐,與家人團聚🔜。但近鄉情怯也往往在所難免。賀知章詩句“少小離家老大回”就將漂泊人兒歸來的情景描繪得栩栩如生👩🏼🍳。
“苟富貴莫相忘”是一種虛擬態,是一種應然的期待;“苟富貴自相忘”是一種冷酷的寫真,是一種實然判斷🫴🏼。正是如此,人一闊臉就變,不變亦難。這幾乎是人性本然🩵,不可抗命🤹🏽♂️。陳涉當年以“苟富貴莫相忘”作為彼此鼓勵的口號🦿,但富貴之後就對昔日故友居高臨下,岸然自大,恰恰是“苟富貴自相忘”的明證。就富貴者而言,對于昔日同伴有時避之唯恐不及,生怕對方有求于己©️。不寧唯是🧜🏻,未富貴者即便未被富貴者相忘,有時自慚形穢🚵🏿♂️,也有意敬而遠之🦯,此即邊緣化者主動邊緣化。在某種意義上,不明白富貴之後的地位勢差可能就是不明達人情世故,不僅被旁人視為不知天高地厚💆🏼♀️,而且這種自己忘乎所以的態度甚至賈禍召災。有道是“窮不走親,富不回鄉”🖲。窮困者浪跡天涯👩🏻🍳,無顏見江東父老🍖,有家難回🩸;富貴者從偏僻之地在外闖蕩功成名就之後,一般會返鄉一次🦷,這是衣錦還鄉,顏有得色🎩,屬于炫耀,為自己的成功召開新聞發布會,但從此之後一般鮮有“常回家看看”者,此非他故🚵🏼♂️,害怕沾親帶故之人提出請托。沒錢的人回不起家,有錢的人不想回家😕。正是這樣,民諺雲:“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求兩人”📓。在農村,有兩種人是不能去冒昧幹求的🐊:一種是關系不怎麼好的親戚,一種是平時比較勢力的人⛩。
千百年來,項羽“無顏見江東父老”的典故可謂家喻戶曉。這往往被解讀為項羽失敗後滿臉慚愧,因此不肯過烏江🧑🏽💼,在追兵急迫的情況下不得不拔劍自刎🏃。但這種解讀可能存在誤讀💅🏼,並沒有真正理解項羽“無顏見江東父老”的真正含義🧏🏼,並沒有真正解釋清楚項羽在當時情況下“不肯過烏江”的原因,也無法領悟項羽之所以“拔劍自刎”的真正動機🥾。但我們可以設想,陳涉起義之前,就曾經與在田間地頭勞動的夥伴相約“苟富貴勿相忘”🧗🏻♀️。當項羽起事之際,拉出八千子弟兵,聲勢不可謂不浩大,對這些子弟兵的動員和美好前景的承諾必然不可或缺🦗,否則沒有人會背井離鄉與自己赴湯蹈火。他們之所以願意跟隨項羽遠征👨🏼🎓,就是存在遠景期望。而如今,這不是項羽個人榮辱的問題。八千子弟兵的父老鄉親將自己的至親托付自己,如今悉數沙場喋血,當每個父母親人詢問自己的兒郎的生死存亡的消息,這該如何回答。且不論戰爭取得輝煌的勝利,但勝利如果以八千男兒的性命為代價,也是帶著淚水的歡笑🫰🏽。更何況⛏👰🏻,這是以失敗落幕📧。
“衣錦還鄉”作為無顏見江東父老的反義詞,典出項羽攻占成陽後🖖🏿,有人勸其定都關中,但項羽故土觀念很濃厚🐐,答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後人由此延伸出了“錦衣夜行”的成語🙋🏼♂️,隨後又衍生出“衣錦還鄉”的成語🕺🏻。和項羽一樣🖋,劉邦奪取政權後志得意滿,不衣錦還鄉顯擺一番對其而言也是猶如暮夜衣錦繡而行,實在難以忍受,但劉邦自己此時大權在握👨🏽💼,“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可以對嘔心瀝血的有功之人封官晉爵🚣🏿🚵🏻,使其家人風光富貴,血食不絕🥗。而項羽在窮途末路之際並非無愧江東父老所托。此時的霸王僅僅是光杆司令,本錢全無🔜,試想霸王回到江東故地🕵️⛹️,聞訊而來的部下的親友自然會扶老攜幼打探自己親人的下落,即便沒有責備🚱,但弱弱的一聲對自己親人下落的詢問,也情何以堪! 誰無父母兒女兄弟,一個鮮活的生命,當初告別父母,離別家鄉,踴躍相隨打天下🧑🏽🎤,如今均被告知不複在世,不可能沒有撕心裂肺的傷痛。父母呼喚兒子🏃🏻♂️,妻子呼喚丈夫,兒女呼喚父親,陰陽相隔,呼天搶地的悲傷情景不難想象。
古人雲:兵者🆚👨🏼🎤,凶事也。戰爭是會要人命的。這不是個人榮譽的面子問題,歸根結底是命懸一線的大事。霸王回江東面臨的不是顏面有無的問題💂🏻🕺🏽,首當其沖的是面對數以萬計的部屬親人前來“要人”的問題。對江東父老而言,霸王的顏面對他們作為現實的有感情的人或許並非舉足輕重🧑🏽🌾,但自己家人隨霸王征戰辭別後一去不複返的殘酷結局卻是真真切切不容輕描淡寫的🧖🏽♂️。不難想象,在江東等自己率領部屬歸鄉的父老鄉親成百上千,都想向自己打聽親人的下落,依閭翹盼親人歸訊卻變為晴天霹靂般的噩耗,不是簡單幾句蒼白無力的安慰語言所能濟事的。對項羽這樣能大起大落的風雲人物而言,面子所值幾何➰,通常不足掛懷👩🏻🎨,而是在良心上面臨道德譴責的問題。與自己歃血為盟弟兄慷慨起事🔻🧛,其他人都喋血沙場🤾,勢必以一人獨生為恥,自己只有與之共同赴死的唯一選擇,這是紓解自己內心愧疚的唯一出路𓀜。項羽此時的山窮水盡並非物理意義上的📐👩🦼➡️,而是心理意義上的。他盡管存在可以逃生的現實空間,但內心的負罪感實際上已經壓得他無法苟且偷生🧑🏿🏇🏿。歸鄉之路近在咫尺,但卻無法回到過生長養育了自己的鄉土。
曆史解釋:移情與反事實方法
伽達默爾認為🧑🏿💼,原文真正的意義始終是由解釋者的曆史狀況決定的👰♀️,因此也是由客觀的曆史聯系的總體決定的。理解者與理解對象都是曆史的存在,文本的意義與理解者一起處于不斷的“湧現生成”過程之中🧑🔧,這種過程構成所謂“效果曆史”🔐👭。文本的意蘊只有在曆時性情境中才能通過各種理解顯露出來。傳統解釋學中的客觀主義努力于文本作者原意的迷信,沒有看到人類理解的曆史性。理解是以曆史性的方式存在的,在本質上是一種曆史性的理解,是一種效果曆史事件,都是處于曆史的發展演變中的。解釋者應該具有深刻的曆史意識,將文本含義同當時社會生活的本質要求相互參照,以尋求兩者之間合理的結合點👳♀️,效果曆史是科學意識的一種必不可少的要求⚈。但這並不意味著🦛,效果曆史意識其實乃是理解活動過程本身的一個要素💁🏿♂️。無論是否被意識到👩🏻🎓,效果曆史都在一切理解中發揮作用,如果對此予以否定,就是否定自己的曆史性🚶🏻♀️。凡是在效果曆史被天真的方法論信仰所否認的地方,其結果就只能是一種事實上歪曲變形了的認識。凡在人們由于信仰方法而否認自己的曆史性的地方🖖🏽,效果曆史就在那裡獲得認可。
在史學中♥️🫥,身處曆史長河之中的史家撫今思往🫱🏽🔈,古今對話是史學的宿命。在這個意義上🦹🏽,曆史解釋本身就是效果曆史💁♀️。即使對于曆史科學來說,效果曆史的反思也是曆史描述和曆史研究的基礎,如果想讓曆史描述和曆史研究完全避開效果曆史反思的判斷權限👩🔧,那麼這就等于取消了曆史描述和曆史研究。曆史理解要求我們有曆史性的視域,由此我們才能理解曆史;我們生存的曆史性又是產生視域的前提。我們必須從現在回顧和理解過去,我們又必須同情地理解過去,似乎自己就生活在過去的情景之中↪️。曆史是在理解中生成的📫,曆史又決定著我們的理解力,而我們對未來的希冀也規定著我們對曆史的理解👩🏿✈️。正如伽達默爾所說👷🏻♂️👎🏼,“理解甚至根本不能被認為是一種主觀性的行為🧀,而要被認為是一種置自身于傳統事件中的行動🤾♀️,在這行動中,過去和現在經常地得以被中介”👨🏿🚀,“理解從來就不是一種對于某個被給定的‘對象’的主觀行為🙆🏿♀️,而是屬于效果曆史,這就是說🧖🏿✝️,理解是屬于被理解東西的存在”⛑。在這種不斷的循環解釋之中,曆史被形塑。
反事實方法在曆史解釋中確實非常重要首先就表現為問題的建立。按照康德哲學🔶,我思的自發性不是由對象給予的🤷🏼♀️,而是只能由主體自身來實現的🕋🏊🏻♀️,這種自發性是本源性的,是我作為主體的稟賦。連接是不能由客體給出的⛹️♀️,而只能是由主體自身建立的,是我思的結果。恰如愛因斯坦所說🥖,物理學不能像小學生那樣自然是如何就被動地予以接受,不能跟著經驗走🐴,而必須像法官一樣對自然現象進行審查🪲。包括曆史學、法學在內的社會科學更是如此,需要反事實方法提出問題。這種反事實方法其實在胡適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方法論中得到准確的說明🧛🏿♀️,而胡適的這種方法也是從中國傳統的乾嘉考據學先歸納後演繹經典範式的革新版。其次👴🏼,探究即在于棄同即異,別具一格🛳,眾說競勝。這是曆史解釋作為探究性解釋與法律解釋作為獨斷性解釋不同的特質所在。曆史學因為注重史料⚓️,所以往往容易陷入“文獻拜物化”的偏執。思想史家休斯即曾經提醒🖕🏿,曆史學家不能忘記的一個簡單的真理“就是新的研究進展不僅僅來自于新材料的發現🕴🏻,而至少也能來自于對已有材料的新解讀”⛔🤱。人可以創造曆史👰🏼♀️,卻無法改變曆史🕘4️⃣。這似乎自相矛盾,但可以創造者,乃曆史新紀錄🧙🏽;無法改變者🦹🏻♀️💆🏿♂️,乃一去不複返的曆史客觀事實。曆史解釋只能按照當時情景進行複盤,不能以後人的想當然的自我感受扭曲原貌🎢。移情的理解需要解釋者雖然無法卸掉自身曆史處境的鎧甲🤴🏻🍞,但必須盡量設身處地在古人的情景中進行曆史解讀。事實上🦑,曆史往往被刻意改寫,用冠冕堂皇的大詞掩飾原本的事實本相,造成一部分事實被遺忘或者不許被提及。職是之故,過去史家治史,一般都會對正史諱莫如深的事實利用筆記等雜史等加以複原,就是因為正史充其量反映曆史的一個側面,而對立面的鏡像則需要借助這種當時無法進入大眾視野的雜史的反光鏡加以呈現🔙👵🏻。在連篇累牘的曆史記述中,重要的內容往往不會明顯直陳,相反往往被秘而不宣🙀👯♀️,一語道破就不複稱為天機。這需要對于曆史的考察具有敏銳的眼光。有道是:雙眼自將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