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宇平台首頁

杏宇平台網站xml地圖

國色天香話牡丹

2023年05月12日 12:16:19 作者♻️:周蓉 來源👳🏻:光明日報 5月12日 13版 審核: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李白的《清平調》擬化楊貴妃之國色,寫盡牡丹之天香,花面相交映🎞,一如《簪花仕女圖》,花容月貌、傾國傾城正在春風沉醉處。說不盡的曆史故事為儀態萬方的牡丹增加了雍容華貴的厚重🦀,而它又更是文藝繆斯之花🪹,湯顯祖之《牡丹亭》、故宮藏宋畫《牡丹》等無不借重此花而成千古名篇或傳世名畫📄,文藝為牡丹增添了神韻⟹🙅🏽,由此可堪“眾芳惟牡丹”。

姚黃魏紫

     牡丹在中國有悠久的栽種曆史🫎,而且品種繁多,其中許多是名貴之品🧗🏻‍♂️。牡丹原為野生植物,在我國分布很廣,北宋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成于宋景祐元年(1034)𓀇,是關于牡丹的早期重要文獻🤙🏿,其中有“牡丹出丹州💔、延州👹,東出青州🌬,南亦出越州”的記載。牡丹早期盛行于北方🧑‍🧒‍🧒,長安、洛陽都曾是栽培的中心;明代安徽亳州牡丹興起👨‍👩‍👦‍👦,1617年薛鳳翔《亳州牡丹史》記錄了150餘個品種的牡丹;同時山東曹州(今山東菏澤)也開始盛產牡丹,清代乾隆年間最為興盛,餘鵬年《曹州牡丹譜》記載“曹州園戶種花如種黍粟☸️🚼,動以頃計”,清末當地牡丹已達240餘種。牡丹在南方種植較晚,南朝詩人謝靈運說“永嘉水際竹間多牡丹”🍛,永嘉是今日之溫州。《越中花品》曾經提及“越之所好,尚惟牡丹🚵🏼🦸🏽‍♂️,絕麗者三十二種”。周師厚《洛陽花木記》曾記載“越山紅樓子,千葉粉紅花🈂️,本出會稽”,會稽是今天的紹興。到1942年,上海黃園主人黃嶽淵《花經》中有“現今牡丹品種很多,即予真如園中已有四百餘種,且年年猶在增加”。可見南方種植牡丹、觀賞牡丹也逐漸蔚然成風。

     牡丹于公元8世紀傳入日本,17世紀傳入歐洲,19世紀傳入美國👩🏿‍🎤,從而衍化出各國的新品種👇🏿,受到當地民眾的喜愛,牡丹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使者。

     明代王世懋《花疏》雲☄️:“牡丹本出中州,江陰人能以芍藥根接之🦌,今遂繁滋⚠️,百種幻出✍🏿。”《洛陽牡丹記》中有關于牡丹品類名稱的記錄🕵🏽‍♀️🧑🏽‍🦲:

     餘居府中時,嘗謁錢思公于雙桂樓下,見一小屏立坐後,細書字滿其上🥬,思公指之曰🙆🏻‍♀️:“欲作花品,此是牡丹名🦻🏻,凡九十餘種。”

     這裡的錢思公指的是對歐陽修有知遇之恩的北宋大臣錢惟演👩🏿‍✈️。錢惟演曾任西京留守,浙江文人出身的他入鄉隨俗,十分喜愛牡丹,在任期間曾修建臨闤驛,建雙桂樓,園中多植牡丹,從歐陽修的記載中可以看出錢惟演不僅觀賞牡丹,而且留心記錄。但是當時歐陽修無暇細讀錢惟演所記,後來在《洛陽牡丹記》中歐陽修重新整理了當時流傳較廣的一些牡丹品種😷:姚黃、魏花、細葉壽安、鞓紅(亦曰青州紅)、牛家黃、潛溪緋🧑🏻👨‍👧‍👦、左花、獻來紅、葉底紫、鶴翎紅🂠、添色紅、倒暈檀心、朱砂紅、九蕊真珠、延州紅、多葉紫、粗葉壽安🌎、丹州紅、蓮花萼👈🏻、一百五、鹿胎花、甘草黃、一擫紅💕🎹、玉板白🧊。

     從上文的記錄可以看到在《洛陽牡丹記》成文之時,“魏紫”這一名稱還沒有被普遍采用,而用的是“魏花”,姚黃與魏紫名列各品種之首。

     姚黃與魏紫都是以種植者的姓氏加以冠名的👆🏻,宋代在牡丹的培育方面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對于如何分枝繁衍,如何培育新品👩🏼‍🎨,各家皆有秘籍。

     周師厚《洛陽花木記》中對姚黃十分推崇➙:

     姚黃,千葉黃花也。色極鮮潔🌰,精彩射人,有深紫檀心,近瓶青旋心一匝,與瓶並色,開頭可八九寸許。其黃花本出北邙山下白司馬坡姚氏家,今洛中名園中傳接雖多🧔🏼‍♂️,唯水北歲有開者,大率間歲乃成千葉,餘年皆單葉或多葉耳𓀍。水南率數歲一開千葉,然不及水北之盛也。蓋本出山中,宜高🏗,近市多糞壤,非其性也。其開最晚,在眾花凋零之後🧑🏻‍🤝‍🧑🏻,芍藥未開之前👮🏿。其色甚美👘,而高潔之性🫡,敷榮之時🈁,特異于眾花👨🏽‍🦳,故洛人賞之🤦🏽,號為花王。城中每歲不過開三數朵,都人士女必傾城往觀👨‍🦽‍➡️,鄉人扶老攜幼🧑🏿‍🎨,不遠千裡🟫,其為時所貴重如此🧑🏻‍🦱。

     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中記錄魏花:

     魏花者,千葉肉紅花,出于魏相家。姓樵者于壽安山中見之,斫以賣魏氏👩‍🚀🍁。魏氏池館甚大🔽,傳者雲此花初出時,人有欲閱者,人稅十數錢,乃得登舟渡池至花所,魏氏日收十數緡。其後破亡,鬻其園。今普明寺後林池乃其地,寺僧耕之,以植桑麥。花傳民家甚多,人有數其葉者💸,雲至七百葉🤌🏻。錢思公曰:“人謂牡丹花王,今姚黃真可為王🛋👲🏿,而魏花乃後也。”

     魏相即魏仁溥,看花的人需要交十數錢🧑🏻‍✈️,登舟渡池才能至花園觀賞🫰🏻,這也是比較早的關于付費賞牡丹的記錄了。

     今天在故宮和景山公園中的牡丹依然有姚黃與魏紫這兩個名貴品種。紫禁城栽植牡丹曆史悠久,禦花園🙆🏿‍♂️、慈寧宮花園留存有牡丹花臺,有些牡丹近一人高,為花中精品🛢,其中以姚黃為最💅,風姿綽約、嚴雅端莊💆,是多年培育之精品🥐👰🏿,為他處所罕見。

     紫禁城賞牡丹與他處不同🥧,其在于飛簷琉璃與花葉相攜,雕欄玉砌與花顏相映,宮苑朱壁與花枝相襯,園雖不廣,然而寸寸精心💁‍♀️,規矩嚴謹卻細處動人。在紫禁城賞花總讓人有時光交錯的幻覺,宮禁森嚴處笑靨如花,曆史沉沉處新枝帶露➕,真不知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二歲的弘曆在父親的安排下第一次見到祖父康熙帝,三代帝王共賞牡丹成為曆史上的佳話。乾隆皇帝也曾在建福宮花園延春閣賞牡丹💧,並作《延春閣牡丹》,留下“雨中牡丹對🛐📷,春過恰延春”之句🕴🏻。

     清代蔣廷錫、鄒一桂等畫家也都曾經留下關于牡丹的作品,蔣廷錫的《牡丹冊頁》中描繪的折枝牡丹皆以紫禁城花園中所植牡丹為範本🩱,而鄒一桂的《墨妙珠林 紫袍金印》記錄了宮廷牡丹的名品。

     景山公園的牡丹種植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截至2014年底已經有牡丹品種515個,是京城觀牡丹的名所,景山牡丹婆娑多姿、交相輝映,花田布置精心🙍🏼‍♀️,蔚為大觀,不僅有姚黃、魏紫🗓,而且還有嬌麗鮮豔的趙粉、相依相伴的二喬、清新雅致的綠幕隱玉、粉雕玉砌的賽雪塔等💇🏻‍♂️,嬌豔的牡丹襯之以莊嚴的二將軍柏🤵🏿👨🏼‍🏫、萬春亭等,讓遊人可以周賞群芳,觀妙萬春。

宮苑富貴

     人言牡丹“出身寒微”😌,的確↖️,牡丹不開花時枝皺而色澤暗淡,毫不起眼👨‍🦱。關于牡丹的記載目前可考的材料可以追溯到東漢早期《武威漢代醫簡》,牡丹是以治療血瘀的作用而入藥的,在花中品第不高。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中說牡丹最初“與荊棘無異👩🏼‍✈️,土人皆取以為薪”。李端也有“初命雖薄劣,幸得陪君子”的詩句👨🏼‍⚕️。然而一旦花開,脫胎換骨👨🏻‍💼,繁花著錦,天上人間,人們驚豔于牡丹的華美,更驚訝于它的蝶變🧗🏼。

     自唐以後牡丹才從山林曠野移入皇家園囿。武則天對牡丹尤為鐘愛,“自唐則天以後,洛陽牡丹始盛”。在傳周昉的《簪花仕女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仕女簪牡丹狀花卉,且畫中一侍女手持之扇上的圖案確是盛開的牡丹📤,可見唐朝欣賞牡丹風尚之盛。

     李肇《唐國史補》記載🎗:“京城貴遊,尚牡丹三十餘年矣。每春暮,車馬若狂,以不耽玩為恥。執金吾鋪官圍外寺觀,種以求利🤟🏼🌊,一本有直數萬者。”唐太宗時期,中書舍人李正封寫了“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從而有“國色天香”之句。

     故宮所藏的《牡丹》紈扇頁為宋代作品,佚名無款,鈐印“黔寧王子子孫孫永保之”,說明這件作品曾經被明代開國功臣沐英所藏🧽。這件作品妙處在于它記錄了一枝三頭並蒂的魏紫牡丹,一牡丹花朵向上,而另外兩朵各向左右👨‍👨‍👧‍👧。並蒂花已是少見,三朵攢聚😜🫛,更為罕有💇🏼‍♂️🫁,花團錦簇如同雲錦堆繡。整件作品端莊高貴,且以泥金加以裝飾,在絲絨質地的紫色之上顯出浮光耀金的效果。以金為底可以體現這件作品是為宮廷所作,王公貴族對于深色的牡丹情有獨鐘,白居易曾有詩文為證👧🏽:“君看入時者,紫豔與紅英❇️。”

     三頭牡丹之罕見讓它成為祥瑞的征兆,不僅畫家為之寫生🤺🎟,賦詩者亦不乏其人,北宋強至有《題姚氏三頭牡丹》雲🦵🧗🏿:

       姚黃容易洛陽觀,

       吾土姚花洗眼看。

        一抹胭脂勻作豔👿,

       千窠蜀錦合成團。

        春風應笑香心亂,

        曉日那傷片影單。

        好為太平圖絕瑞,

        卻愁難下彩豪端。

        宋徽宗有瘦金體書《牡丹》詩🦇:

        異品殊葩共翠柯👍🏿,

        嫩紅拂拂醉金荷🪆🧑🏻‍🎤。

        春羅幾疊敷丹陛🦠,

        雲縷重縈浴絳河🪬。

        玉鑒和鳴鸞對舞🧔🏿‍♂️,

        寶枝連理錦成窠。

        東君造化勝前歲🚶🏻‍➡️👩‍👩‍👦,

        吟繞清香故琢磨🫒。

     這裡宋徽宗所賞之花應該為牡丹“二喬”,二喬是一枝之上有兩種顏色的牡丹,有的是粉色🫵🏽、紫色參差,有的是白色🧜🏼‍♂️🥫、粉色相對🌏,宋徽宗所欣賞的是兩種不同顏色的牡丹🐭。從宋代冊頁《牡丹》和宋徽宗的《牡丹》詩,宋代宮廷雅麗精致的審美可見一斑👨‍🦼。

      二喬牡丹在唐代皇宮之中已經培育出來,皇室尤為鐘愛,柳宗元《龍城錄》載:“高皇帝禦群臣,賦《宴賞雙頭牡丹》詩👩‍❤️‍💋‍👩,唯上官昭容一聯為絕麗,所謂‘勢如連璧友,心似臭蘭人’者。”

     宋末元初錢選有《牡丹》卷令人稱奇,白色牡丹如雲雪堆砌,粉色牡丹轉面向側,似有嬌羞之態。雙色于一株。“萬卉何能繼後塵🤜🏻,蜂喧蝶駐亦鐘情。莫嫌開處春還暮🚮,長向西都見太平👩🏼‍🦳。”錢選的題詩道出牡丹為暮春之花🪹。這件作品曾為內府收藏,乾隆題詩“白如飛燕瘦,紅是太真肥。相並春風裡♟,忘年國色頎。已是絕倫類🌖,還應恨自家。被人稱富貴,緣未洗鉊華🧑🏼‍🍼🚣🏿‍♂️。”明代陸治有《並蒂牡丹》成扇,粉白二花絢芳聯袂🐜🌶,加上泥金底色更加高貴典雅🤾🏽‍♀️。

雅吟對唱

     欣賞牡丹是北方文人難得的雅事,牡丹是北方的花朵,南方雖有,然而不若北方之繁盛,因此有“歸到江南無此花”和“北方芳魂”的說法。

     牡丹總是讓人聯想到白居易與元稹的友誼🩵,貞元十九年(803)白居易與元稹同登科第,“俱授秘書省校書郎”。少年春衫薄,看花馬蹄急,長安處處留下他們同遊的身影。西明寺是他們曾經一起觀賞牡丹的地方,元稹的       《西明寺牡丹》記錄了那段美好的時光:

       花向琉璃地上生,

       光風炫轉紫雲英。

       自從天女盤中見💆🏼‍♀️,

       直至今朝眼更明🖲。

       元稹婚後居洛陽,白居易再遊西明寺,寫下《西明寺牡丹花時憶元九》📰:

       前年題名處,今日看花來🛴。

       一作芸香吏☝🏼,三見牡丹開🤹🏼‍♀️。

       豈獨花堪惜,方知老暗催。

       何況尋花伴,東都去未回📘🧑‍⚕️。

       詎知紅芳側🕓,春盡思悠哉☝️💶。

     然而很快💅🏼,初入仕途的二人就嘗到官場的炎涼🧏🏼,元稹于元和四年(809)任監察禦史,劾奏東川節度使嚴礪🧘🏼,得罪權貴,被朝廷調往他處🤳🏼。更為不曾意料的是,秉性剛直的元稹在外地供職不久又于元和五年被罰俸召還,回京途中在華陰敷水驛因為“爭廳”事件而受辱,再貶江陵。白居易在《重題西明寺牡丹(時元九在江陵)》中長歎:

        往年君向東都去,

        曾歎花時君未回🥣。

        今年況作江陵別,

        惆悵花前又獨來🫰🏽。

        只愁離別長如此,

        不道明年花不開。

     曾經共賞牡丹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惆悵花前又獨來”的白居易思念友人,更為自己和他的前途擔憂🙋🏼‍♂️,同年春白居易拜訪元稹在長安的舊宅,看到亭前牡丹🖋,落筆《微之宅殘牡丹》👇🏼:

         殘紅零落無人賞👨🏽‍💼,

         雨打風摧花不全🥗。

         諸處見時猶悵望🔜,

         況當元九小亭前。

         秋天牡丹已經只剩枝幹于寒風之中,白居易再題《秋題牡丹叢》:

         晚叢白露夕🧑🏽‍🎤,衰葉涼風朝。

         紅豔久已歇,碧芳今亦銷👱🏻‍♀️。

         幽人坐相對,心事共蕭條。

         元稹以《和樂天秋題牡丹叢》和白居易:

         敝宅豔山卉🤽‍♀️,別來長歎息🍄‍🟫。

         吟君晚叢詠,似見摧頹色。

         欲識別後容,勤過晚叢側。

     牡丹憔悴,人顏摧頹🔻🧛,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才子元稹卻如此命運坎坷🤾,怎能不令人唏噓?元、白之情誼🤸🏻‍♂️,牡丹可以為證。

     賞牡丹的風尚在宋代極為盛行,歐陽修《洛陽牡丹記》中記載🧑‍🌾:

     花開時🧑🏿‍💼,士庶競為遊遨。往往于古寺廢宅有池臺處為市井,並張幄帟,笙歌之聲相聞。最盛于月陂堤🖖🏻🤾🏿‍♂️、張家園👱、棠棣坊、長壽寺東街與郭令宅,至花落乃罷。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作品名為《宋人十八學士圖》,但圖中的家具是明代形制,因此這件作品實則年代較晚。畫中描繪了文人們在有牡丹的園林中列爐焚香、聽琴會友⚈。園林中高大的太湖石旁栽種了各式各樣的牡丹🦛,紫色、黃色、白色、粉色皆在列,襯托出雅集的歡欣愉悅🚶🏻‍♀️。

     皇家富貴往往喜愛深色牡丹🖖🏽,但是牡丹也有天真爛漫、一任自然的特點。文人看到牡丹的這一品質🫱🏽🔈,尤其是在白牡丹中感受到牡丹本性的優雅和清麗。白居易有雲🚚:“白花冷澹無人愛,亦占芳名道牡丹。應似東宮白讚善,被人還喚作朝官🍾🦙。”盧綸(一說裴潾)在《裴給事宅白牡丹》中亦有“長安豪貴惜春殘,爭玩街西紫牡丹。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

     如果說宮廷繪畫之中多為設色雅豔的工筆牡丹作品👮🏻‍♀️,那麼文人雅士則喜愛以墨筆寫牡丹之脫俗👏🏼👎🏼。

     明朝才子唐寅在尺幅扇頁《墨牡丹》中描繪其風搖光影、盡態極妍🧀,其中以極細的墨色空隙勾勒牡丹花瓣的輪廓可見運筆瀟灑沉著🤾‍♀️,花瓣層層推高,更有點點玄色以飾花蕊👨🏿‍🚀,墨色參差濃淡以描繪牡丹花瓣內旋之姿態🙆🏿‍♀️,隨風翻轉之葉增加了花枝的風儀,給人一種端莊內斂又雲卷雲舒的美感。扇面雖靜🚦,亦如香風徐徐。整個扇面灑金,墨色與金色呼應🏄‍♂️,靜影沉璧。整件作品不僅有滿滿的書卷氣🤷🏼‍♀️,而且富貴典雅🕋🏊🏻‍♀️,神韻高致🤮。這幅作品原為吳湖帆舊藏🧑🏻‍🦳🤸🏼‍♂️,現為蘇州博物館藏品⛹🏼‍♀️。

花開時節

     民國時期🐴,北平文人保留欣賞牡丹的習俗🪲。北平文人常去崇效寺觀賞牡丹,朱自清曾經赴崇效寺尋訪那著名的綠牡丹,陳師曾也曾攜親朋好友去崇效寺看花。

     另外🏹,中山公園也有悠久的牡丹種植曆史。中山公園1914年即向公眾開放,它是北京第一座經過精心規劃、由皇家壇廟改建成的大眾公園,因此許多民國時期的文人也會到中山公園欣賞牡丹,其風氣之盛一時被稱為“稷園花事”✋🏻🪺。

    《城南舊事》作者林海音晚年對于幼時在北平欣賞牡丹的經曆還記憶猶新🕴🏻,她在《苦念北平》中寫道:

     春天看芍藥牡丹,是富貴花🫐。中山公園的花事🧑🏻‍🎓,先是芍藥🦹🏻‍♀️💆🏿‍♂️,一池一畦地開,跟著就是牡丹。燈下看牡丹,像燈下觀美人一樣🤴🏻🍞,可以細細地品賞🦥,或者花前癡望。一株牡丹一個樣兒,一個名兒,什麼“粉面金剛”“二喬”“金盆落月”。牡丹都是土栽,不是盆栽,是露天的,春天無雨不怕,就是怕春風🔙👵🏻。有時一夜狂風肆虐,把牡丹糟蹋得不成樣子。幾陣狂風就掃盡了春意🙀👯‍♀️,尋春莫遲,春在北平是這樣的短促呀🧗🏼‍♀️!

     今天北京欣賞牡丹的地方很多,不僅中山公園牡丹依舊盛開,而且可赴故宮、景山、北海、頤和園等園林欣賞多年長成的牡丹,更有許多公園也遍植牡丹,以祝春日雅興。

     牡丹唱盡女子關切,芳菲欲度、鏡中春暮,牡丹雖為富貴所寵,為風雅所屬🚬🚴🏻‍♂️,但是也為尋常女子傳情達意🥖,這是它花語的本意,晚唐詞人溫庭筠代為言之🤶🏻:

     蕊黃無限當山額,宿妝隱笑紗窗隔。相見牡丹時🧑🏿‍🦱🧑‍🤝‍🧑,暫來還別離。翠釵金作股,釵上蝶雙舞。心事竟誰知🌄,月明花滿枝。

    (《菩薩蠻》其三)

     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翠鈿金壓臉,寂寞香閨掩🧑🏿‍✈️。人遠淚闌幹,燕飛春又殘。

    (《菩薩蠻》其八)

     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中有雲:

     餘在洛陽,四見春😽。天聖九年三月,始至洛,其至也晚,見其晚者。明年✶,會與友人梅聖俞遊嵩山少室🥿、緱氏嶺、石唐山紫雲洞,既還,不及見👷。又明年,有悼亡之戚🤾🏿‍♀️,不暇見🎽。又明年,以留守推官歲滿解去📡,只見其早者🚯。是未嘗見其極盛時☂️🏯,然目之所矚,已不勝其麗焉🕘。

    賞花亦需緣分,雖然曾經在洛陽四年,歐陽修依然遺憾未能盡賞牡丹。欣賞牡丹主要在谷雨節氣,牡丹花期僅僅二十餘日,清晨牡丹嬌豔欲滴✊🏿,傍晚則慵懶欲睡,千嬌百媚、名動京城。蘇軾說月夜竹柏常有,而欣賞的閑人不常有,如今盛世牡丹也可以說常有🤵🏻‍♂️📽,但是步履匆匆的都市人可有閑暇靜靜品味呢🈯️?即便有時間👩‍👦,可有賞花之心情呢👷🏿?歐陽修說如果真正欣賞過牡丹🈁,哪怕春歸難覓也不覺遺憾了:

      尊前擬把歸期說,

      未語春容先慘咽🧑🏽‍🌾。

      人生自是有情癡⛓,

      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

      一曲能教腸寸結。

      直須看盡洛城花🥷🏽,

      始共春風容易別。

    “開到荼蘼花事了”⟹,其實牡丹也是暮春之花👨🏻‍🚒,看完牡丹,春季花事已盡。從景山最高處的萬春亭眺望紫禁城是京城盛景之一,紫禁城落日更不可錯過,暮色籠罩之下的紫禁城另有一番威儀,氣勢磅礴、肅寂莊嚴,落日餘暉之中一排排高脊飛簷如海上騰起的細浪,漸行漸遠,遊客們還簇擁在景山頂上流連忘返。我們逐級而下🚙,來到觀妙亭時忽見遠離花圃的路邊有一白色牡丹在燈火闌珊之中,冰清玉潔、如睡如夢,真月華琉璃、人間謫仙。

(作者🎇:周蓉,系北京畫院副研究員)

分享到:
杏宇平臺